什么是云影像?
云影像是传统塑料影像的一种信息化升级,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和云储存的新型医学影像服务。它能将患者拍摄的医学影像及医生出具的诊断报告上传至云服务器中,方便医生和患者随时随地通过手机、iPad和电脑访问云端进行查阅。
为什么要做云影像?
九十年代末国内医院开始信息化建设,有一句非常响亮的口号或者愿景:实现临床的无纸化、无影像化。而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愿景和目标了,已经成为了医院信息化建设、智慧医联体建设的趋势。
医疗行为的逐渐规范:
2020年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医疗检查的指导意见》,要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在机制创新层面,要求医疗机构通过建立检查资料数据库,或云影像等形式,推动检查资料共享。
区域医疗集团、医联体政策的推进:
国家鼓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远程影像诊断的服务,需要医院内部、医疗机构之间有影像数据互通的平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7月17日印发的《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中提到:远程诊断邀请方和受邀方建立对口支援或者形成医疗联合体等合作关系,由邀请方实施医学影像、病理、心电、超声等辅助检查,由受邀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具体流程由邀请方和受邀方通过协议明确。因此,云影像的兴起也是大势所趋。
云影像的收费标准的出台:
📎山西省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20版.docx中提到,数字影像服务最高不超过20元,由患者自愿选择。
传统影像 | 云影像 |
等待出结果后到放射科打印胶片,自行保存,复查时携带。 | 报告出具后,获取专属的电子报告及所有的DICOM原始影像资料;智能终端(电脑、手机、平板等)随时随地查看和分享影像资料 |
一张传统实体影像最多承载大约40-60幅图像; 传统影像无法显示所有的图像,无法清晰显示微小病灶。 | 无失真、高清的电子影像,可精确测量图像放大、对比度调节等功能; 在云端可保存全部图像,更能便于医生清晰地查看病灶、诊断疾病。 |
患者携带胶片到上级机构找专家线下就诊。 | 将影像分享给上级专家,专家浏览全部原始DICOM影像,参与分析讨论病情。 此过程中可清楚查看CT薄层,并具备窗宽窗位调整、动态展示、多维呈像等多项影像浏览功能,提升诊断效率。 |
显示精度时间有限,后面就会变得模糊,如果保存影像的温度和湿度不理想,影像的保存时间还可能更短。 | 影像资料使用云服务器存储空间进行保存,资料无损。 |
生产使用、废弃环节会对环境会造成污染。 | 无耗材损耗,更环保。 |
云影像产品功能
影像数据中心
支持将患者检查后的影像数据和检查报告进行上传、查看、检索以及管理等功能;影像数据中心对全部操作留痕可追溯。
对医学影像进行加密保存,保障患者隐私;建设数据容灾机制,进行数据备份避免丢失数据。
数字影像服务
患者可以通过检查报告单上的二维码或短信链接、医院微信公众号或APP等途径调阅、下载、分享DICOM影像数据及检查报告。
支持按照山西省收费项目进行支付影像费用,用于延长影像的存储周期。
影像教学:以“互联网+”模式,联合区域医疗平台内专家、基层医生,打造线上“影像教学学习室”,实现医学知识的传递与学习,扩大教学规模,提升教学质量。
医生阅片工作站
远程办公:支持医生在任意地点、任何时间,通过电脑、手机、PAD实现自由的DICOM原始影像数据访问、写报告和工作交流,实现远程办公。
远程诊断:支持向上级医院申请诊断功能;提供接收下级医院诊断申请,并处理诊断申请功能。
远程会诊:实现各院区以及其他授权医院影像业务协同,遇到疑难病例可通过平台发起在线远程(MDT) 会诊请求。
质控管理:医生可对报告和影像进行评分操作,确保报告和影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需求相结合,基于大数据库和领先的算法,打造包含骨龄检测、胃镜病理检测、胸部CT结节检测、宫颈癌检测、肺结节检测、新冠肺炎AI智能识别等多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功能,通过AI算法对影像检查数据进行精准筛查并对数据结果作出初步研判。
专业硬件
数字阅片器、自助打印终端及5G超声会诊终端等优质硬件设备,满足医院多科室多场景需求。
建设条件和路径
1、患者端:H5或小程序,用于患者查阅个人影像、付费存储、授权调阅等功能。
2、医护端:H5或小程序,用于调阅、分享患者影像;进行远程诊疗;影像教学等功能。
3、医生阅片工作站:用于阅片、远程会诊、诊断,填写报告等医疗操作。
2、内外网转换的前置机服务器
3、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4、智能阅片终端(非必要)
1、协调院内PACS系统
2、远程诊疗系统(或功能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