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卫生健康云、AI全科医生、数字健康档案......江苏医改“智慧”答卷亮了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大健康派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11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有关情况。

本场发布会主要介绍了江苏省深化医改的经验做法。

微信图片_2025-11-17_172200_697.jpg

图源:健康中国

围绕推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江苏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谭颖表示,江苏省重点抓了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力建高峰。围绕“大病不出省”,大力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特别是自2023年以来,省政府投入41亿元,支持16家高水平医院建设单位人才引培、专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打造区域医疗高峰。同时新增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6个,取得首创技术攻关成果35项,肺移植、重症、血液等专科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疑难重症诊治水平大幅提升。

二是着力促均衡。围绕“一般病在市县解决”,一方面,建设了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扎实推进省级重点专科建设。另一方面,持续全覆盖对口支援所有县医院,在这个基础上,专门组织16家大型三甲医院支援医疗资源薄弱地区20家市县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所有的县医院都达到了国家的推荐标准。组建136个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审方、远程会诊等“十大中心”,推动提升县域内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县域就诊率达95%。

三是全力强基层。围绕“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连续7年实施卫生人才强基工程,采取招聘、培养、下沉等“七个一批”的办法,建强基层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省基层卫生人员突破35万人,占全省卫生人员总数的37.5%;下沉医务人员达到了8万人次。在已建成565家社区医院、200个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建设200个康复、疼痛、消化内镜等基层机构十大功能中心。建成120个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了早筛早防早治早管,两病规范管理服务率分别达到了77.7%和76.7%,全省居民2周患病首选基层就诊比例达75%。

四是努力增“智慧”。围绕构建整合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全行业数智化转型,建成了省卫生健康云,搭建了影像、检验平台,实现了检查检验结果实时调阅、共享互认。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建成互联网医院256家,三级医院做到应建尽建,今年以来服务量同比增长52%。高标准建设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转诊中心等平台,积极推动AI大模型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加快基层医疗机构AI辅助诊疗系统的普及,通过数智手段,办成儿童就医更顺畅、80岁以上老人就医零等待、上车即入院、先诊疗后付费等一批惠民实事,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

在智慧医疗方面,各地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具体做法。

苏州市是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城市,在AI、数智化赋能方面,围绕日常运营、专科评价等维度,建设了公立医院治理管理平台,实时监测200多个医院管理运行的指标,强化公立医院管理、决策的数据支撑,通过这个平台的支撑,公立医院管理费用占比降低到7.6%。

同时,正在部署卫生健康业务协同平台,这个平台整合所有公立医疗机构的资源、业务和服务,到明年实现全覆盖。通过这个平台的建设,可以实现连续的、整合式的医疗服务,包括预防端精准干预,诊疗端多学科协同、上下转诊,康复端接续性服务以及管理端健康随访等等。

苏州正在推进“AI个人健康助手”建设,通过分析居民历年体检报告、就医记录,生成市民个性化健康画像,苏州广大市民在苏州城市生活服务总入口——苏周到APP上就可以方便使用。同时开发“AI全科医生”,提供预问诊、辅助诊断、病例处方审核等功能, “AI全科医生”在苏州张家港已经全域进行试点推进,一年多来基层诊疗已经服务了500多万人次,基层医生的诊疗能力、诊断的准确率、规范率都大大提升。

此外,建设“三医”健康医疗数智创新实验室,推动“三医”数据,特别关于异地就医数据、药店数据、民营医疗机构数据等等跨部门互通共享,已汇聚“三医”数据近千亿条,建设数字健康档案1298万份,这个数字健康档案的特点是信息的完整性,包括市民的就诊、检查、用药、体检等等全量的医疗健康的数据;它还具有互通性,所有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都可以按照规则来共享这些数据;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市民本人可以非常方便的在手机上查阅自己的健康档案。为公立医院强化定位、改善服务、控制费用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扬州市创新监管模式,建设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智能监管平台,对诊疗数据实时比对、在线监测,重点监管医疗机构诊疗服务、检查检验、高值耗材使用等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通过全过程、智慧化监管,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建立精细化管理模式,建设全市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信息运行系统,推动医院开展精细化管理,主动控本增效,2024年全市医院管理费用占比降至7.0%。全面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全市102家基层机构、21家二三级医院互认检查检验项目556项,全市影像、检验调阅量累计78万人次和26万人次。全市建成28家互联网医院,年诊疗人次超过130万人次。

此外,扬州市在县级建成影像、心电、检验、消毒供应等共享中心,实现“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全覆盖。还在农村地区普及远程医疗,群众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就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得上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服务;通过“智慧药房”建设推广,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便捷获得二三级医院常用的门诊特殊病、门诊慢性病的药品,并且可以实现线上医保报销支付,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盐城市滨海县建立了县域中心药房,实行卫健、医保信息实时共享,精准打通“三医联动”堵点难点。“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近30亿元,推动公立医院设施设备、信息化等全面提档升级。同时,县财政每年设立1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公立医院内涵提升工程。深化数字化医共体建设,辐射带动15家镇区卫生院、310个村卫生室,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与县医院同质化。大力推行床旁统筹结算,急诊先诊、诊后结算,“码上报告”解读等便民政策,全面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制度,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opyright © 2022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旗下「智慧医疗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