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医疗设备的集采“安徽模式”,两年省下4.5亿元

发布时间:2022-09-08 来源:新康界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截至8月30日,安徽省公立医疗机构2021年度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已完成6大类9个项目39台产品开标评标工作,总采购金额约3.9亿元,预计节约医疗机构设备采购资金约1.9亿元,节资率33%。

微信图片_20220907193631.png微信图片_20220907193638.png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主要负责人透露,今年截至目前,国产品牌设备中标数量大幅攀升,国产品牌设备总中标数量达19台,在已经完成开标评标的设备中占比48.7%,呈现出国产与进口设备充分竞争的新景象,有力促进了医用设备领域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
01

“三分一合”破解大型医用设备招采难题
达芬奇机器人、1.5T磁共振、骨科机器人……在医院里,众多大型医用设备,服务着百姓健康。
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大型医疗设备分为甲、乙两类。甲类大型医用设备由国家卫健委负责配置管理并核发配置许可证;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由省级卫健行政部门负责配置管理并核发配置许可证。
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主任李育介绍,这些大型医用设备,使用技术复杂、资金投入量大、运行成本高、对医疗费用影响大。因涉及金额高,其招标采购,历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敏感地带。
此外,过去部分医院在购买医疗设备时存在攀比心理,造成高配低能、变相浪费。“有些医院一听说竞争对手新引进了某种高级设备,于是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用得上,跟风购买,追求‘高大上’装门面,然后以此来标榜自己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为了破解大型医用设备招采难题,安徽省研究出‘产品分层、医院分级、项目分包、价采合一’的‘三分一合’集中招标采购模式。”李育称,从2020年开始,安徽省医保局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开展全省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工作。
产品分层,就是为了解决大型医用设备缺少国家统一质量评判标准的问题,组织专家根据不同医用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开展性能评判,划分质量技术层次,促成“同质竞争”。
医院分级,对医院提出的采购需求,按照各医院规模级别、功能需求、技术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明确采购等级。
项目分包,根据采购单位购置预算、功能需求,组织专家对产品层级和医院需求等级进行匹配,合理区分不同采购包之间的技术层次。设置分包时最大化考虑需求共性,尽可能集中包数,实现以量换价。
价采合一,探索合理制定、调整相关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实现集中招标采购与项目定价、支付标准“价采合一”,力求让集采降价成果惠及于民。
李育表示,在“三分一合”模式下,大型设备采购由流通企业投标改为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生产企业可以通过集中交易获得规模化订单,由“零售”转向“批发”。
02
两年省下4.5亿 国产与进口平分秋色“
现在购买设备,减少了层层加价,设备价格更低,大大减轻了压力。集中采购促进医药行业回归质量、技术、临床疗效等良性的市场竞争轨道。”安医大一附院物资储备处副处长张晓斌说。
据统计,2020年度,安徽省设备采购总金额5.3亿元,与医院预算采购价相比,节约近2.6亿元。2021年度,安徽省设备采购总金额约3.9亿元,预计节约医疗机构设备采购资金约1.9亿元。
除了省钱,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安徽模式”还带来了两个益处。
首先,国产中标比例显著提升。安徽省医药集中采购中心主要负责人透露,今年截至目前,国产品牌设备中标数量大幅攀升,国产品牌设备总中标数量达19台,在已经完成开标评标的设备中占比48.7%,呈现出国产与进口设备充分竞争的新景象,有力促进了医用设备领域构建行业新发展格局。
另外,市场营商环境显著改善。企业参与集采,就能完成“规模订单”,有效降低了营销成本。同时,集中采购促使企业回归以质量、技术为中心的良性竞争轨道,帮助建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企业的“亲”“清”关系,进一步营造了公平、透明的行业营商环境。
“在大型医用设备集采‘安徽模式’下,医用设备集采打破了以前进口设备几乎垄断的局面,国产设备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竞争,目前能够与进口设备平分秋色。对我们国产医用设备厂商来说,未来发展,一片光明。”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办事处负责人梁永旭说。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