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AI医疗板块在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强劲。消息面上,一些药企接入DeepSeek的消息让市场资金追捧医疗股。行业发展层面,AI在医疗领域应用空间广阔,国信证券引用专业数据显示,2030年医疗健康领域的AI市场有望达到2万亿元。
AI医疗站上风口
2月17日,医疗板块表现强势,A股多股涨停、港股多家公司涨幅超20%。
消息面上,一些上市公司公告因接入DeepSeek的智能模型升级而连续上涨;华为数据储存公众号发布信息称,将发布基于华为DCS AI解决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据介绍,该模型将于2月18日举办的“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发布。DCS AI是“Data-Centric Smart AI”的缩写,意为“以数据为中心的智能AI”。这是华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解决方案,强调以数据为核心,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和AI技术,为行业提供智能化服务。
AI在医疗领域应用空间较大
兴业证券医药团队在近期的电话会议中指出,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价值很大:
提升医疗效率与降低成本:AI在医疗环节可替代繁杂重复的人工劳作,达到专业化高素质人才能力水平,从而降低人工成本。医疗成本由药品器械成本和处方服务、手术服务成本构成,欧美市场在后者面临人员短缺和用工成本高企问题,AI可提升医疗产业生产率。
提升医疗服务普及度:随着生产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可使高价值医疗服务普及,借助AI、5G、远程、机器人等方式打破地域限制,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实现医疗服务下沉。
突破认知与提升产品性能:AI对医疗板块的赋能体现在降本增效和突破认知壁垒两方面。AI的数据处理和推理能力可能超出人类认知,大模型的涌现能力可实现举一反三,有助于突破现有认知和硬件壁垒,提升产品效率、性能,产生更好的医疗产品。
国信证券研报披露,根据Data Bridge Market Research预测,医疗健康领域的AI市场在2022年为96.4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729.1亿美元(约合2万亿元人民币),在2023年至2030年的CAGR为51.87%;根据Market.us的数据,生成式AI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32年达到172亿美元,CAGR高达37%。
科技巨头加入
近些年,科技巨头涉足AI医疗的动作不断,并利用自身人工智能资源与医疗机构深度合作。
HLTH2023大会上,微软发布了全新的数据及智能解决方案和功能,帮助医疗机构专注于改善医患体验和降本增效。微软通过Azure云平台为上千家医疗机构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8月,已处理超过10亿条医疗数据记录。此外,微软还与全球50余家顶尖医疗机构合作研发AI医疗应用,推动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
谷歌通过积累大量健康数据,在基因治疗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积极关注硬件开发与AI医疗解决方案。2024年3月,谷歌及其智能手环子公司Fitbit共同开发了一款针对个人健康应用进行微调的大语言模型。
IBM:Watson人工智能平台应用于医疗领域。截至2023年9月,Watson平台已解析超过5000万份医疗文献和病历数据,为超过100万名医生提供了精准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此外,IBM还与全球30余家医疗机构合作,共同推动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