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以及三孩政策的放开,使得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残疾人、精神残疾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等需要康复的人群,衍生了巨大的康复医疗服务及康复医疗器械需求。
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成为各国极为关注的重点。其中,医疗机器人便是竞争激烈的技术和战略布局关键。
目前医疗机器人主要有四类细分产品,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以及服务机器人。从四类细分产品分布来看,2021年康复机器人占国内整体医疗机器人市场的35%,仅次于占比40%的手术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能够通过功能代偿和康复训练,帮助残疾和功能障碍人群实现运动、认知等生理功能的康复,在康复及养老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目前,康复机器人主要分为医疗训练用康复机器人和生活辅助用康复机器人两大类。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康复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分析:
目前,我国康复机器人中高端市场被欧美品牌垄断,例如:Hocoma公司的Lokomat,WOODWAY公司的Lokohelp。国内康复机器人目前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出现规模较大的康复机器人企业,国内从事康复机器人的企业主要包括埃斯顿、璟和机器人、大艾机器人、傅利叶智能、睿瀚医疗、安阳神方、迈康信、尖叫科技、迈步机器人、程天科技等企业。但是,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在逐渐增强,在高端机器人市场也有一定的产品出现,与欧美品牌之间的距离将渐渐缩小。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有康复机器人相关企业2900余家,2019~2021年企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754家,与2020年同比增加47.8%。
康复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产业链上游市场参与者主要为康复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主要包括硬件生产商和软件供应商。产业链中游环节主体为康复机器人研发、制造和生产商,是康复机器人设备的技术所有者。下游涉及终端消费群体,包括医疗机构、养老院、疗养院和个人消费者。
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
康复机器人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康复师的工作量,提高了康复师的治疗效率,并能促进患者的主动参与、客观评价康复训练的强度、时间和效果,使康复治疗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发达国家的广阔市场前景催生了众多康复机器人厂商,它们投入了巨额的研发及推广资金,大大提高了康复机器人的技术体验和在治疗师及民众间的知晓度,进一步促进了康复机器人的普及。
目前,我国康复机器人行业处于导入期,行业内各企业纷纷跑马圈地,产业格局还没有形成。那些具备技术和制造先发优势,同时积极搭建民营销售渠道,合作模式灵活的公司将率先受益行业爆发,成为国产化进程中的龙头企业。
随着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新方向的持续涌现,康复医疗迎来颠覆式创新,康复机器人冉冉升级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黄金赛道”。康复医疗需求的增加,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虽然中国康复机器人起步较晚,但康复机器人是备受市场看好的新技术方向,未来我国康复市场规模达百亿,成长空间巨大。同时,康复机器人已经对行业产生了重要价值,将进一步推动医疗领域向智能化迈进。
2020年10月,中国智能康复产业领军者傅利叶智能完成1亿元C轮融资,融资资金将用于新产品研发,加速完善康复机器人核心产品矩阵,完善产业链上下游平台,促进智能康复生态体系的建立。
2021年1月4日,智能康复机器人创新企业上海卓道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张江高科领投,联想之星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创新康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注册、加速丰富康复智能硬件产品矩阵和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可以预测,未来几年,智能康复将成行业新风口,智能康复机器人将是行业投资热点。
如果企业想抓住机遇,并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发挥最佳作用,那么我们推荐您阅读我们的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