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国家数据局发布会:湖北AI辅助诊断覆盖率达95.88%,建立病理数据动态定价模型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大健康派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7月25日上午,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进展。

微信图片_20250727224944.jpg

图源:国家数据局

湖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艾青松介绍了湖北在推进医疗领域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艾青松表示,近年来,湖北省高度重视医疗数据开发利用,特别是在病理数据这一领域,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驱动,通过一系列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是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实现数据资源省域汇聚。在170家医院部署病理AI系统和数字化病理扫描设备,助力病理医生阅片速度提升40%以上,AI辅助诊断覆盖率达95.88%,疑难病例诊断符合率达到87.59%。省级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搭建了权责分明、上下联动、横向贯通的省、市、县、乡四级病理服务体系和远程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切片数据库和病理数据资源中心,一期项目已连通50家医院,病理切片数据库已经积累超230万张高精度数字切片。依托兰丁医学创建的宫颈癌筛查样本数据库,积累了约1200万例宫颈细胞样本,数据量超过1400TB,其中标记宫颈细胞超过10亿个。同时,积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病理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发布执行《数智病理数据采集规范》与《数字病理切片格式标准》,并启动国标申报,实现多品牌数字病理扫描仪上传数据兼容互通。

二是开展改革创新,探索病理数据价值化路径。创新性允许医生多点执业远程诊断,有效激活了三甲医院病理医生潜能和提升基层病理服务能力,县级医院病理服务可及性从58%提升至92%,患者跨区域就诊率明显下降,据医保部门测算,改革全面推开后,年节约医保基金超5800万元,全省每年可减轻住院患者医疗交通食宿等负担约16亿元。率先探索省级病理数据试点开发利用,遵循“谁投入、谁受益”原则,建立多方协同议价机制,综合数据供给、数据质量等要素,由数据供给方、数据开发方、数据应用方协同议价,探索病理数据产品定价和合理收益分配机制动态定价模型。通过利益分配改革提升医师收入,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光谷病理产业园,预计每年孵化至少10项AI医疗产品。

三是深化数据应用,释放病理数据赋能产学研潜力价值。致力于推动病理数据从“静态保存”向“智能服务”转变,重点打造三大应用场景:

  • 一是促进疾病诊疗智慧化。通过建立AI算法训练沙箱环境,提供标准化数据集和算力支持,开发覆盖诊断分型、疗效监测的全病程AI产品。建立兰丁医学人工智能云诊断平台,实现诊断自动化、智能化。

  • 二是助力科学研究。连通病理大数据开发平台API接口,支持科研机构深度挖掘多模态数据关联规律,研究疾病发生机制与新型生物标志物。

  • 三是服务新药研发。开发多模态数据集服务包,建立药物靶点预测算法模型,助力药企依托病理特征融合分析加速药物关键靶点发现等,现有数据已能够支撑至少23项新药临床试验。

艾青松表示,下一步,湖北在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将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高质量数据供给,建立全省一体化管理平台,形成高使用价值的数据清单,为市场主体提供汇集、评测、撮合、开发等服务。二是完善人工智能服务基础设施。全省已有41家算力机构400余项算力产品和服务、通算165万核、智算7909P、超算86P算力产品在武汉算力公共服务平台上架展示以及算力供需双方交易撮合。下一步将加快全省一体化算力调度平台、可信数据空间体系建设,提高数据基础设施服务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三是推进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布一批示范效应强、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应用场景。四是加强政策支持,加大对算力和大数据产业发展、数据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方面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科研机构算力和数据等使用成本。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 栾婕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加大力度支持试验区建设,及时跟踪评估,加强经验总结,促进互学互鉴,实现“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