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三季度,国务院、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单位从顶层设计发布了多项政策,明确了多项工作规范和标准,并对未来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在这些政策文件中,医疗质量管理、医保基金规范使用、智慧医院建设等工作被列为重点推进事项,而“人工智能+”行动成为贯穿各项政策的核心主线,推动医疗服务体系智能化升级。
为方便读者回顾近3个月的政策和重点工作,更好地融入日常工作和目标,CDSreport从医疗质量管理、医保基金监管、智慧医院建设、“人工智能+”等6个维度对三季度发布的政策文件进行了梳理,并提炼部分要点进行呈现。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7.18
《办法》强调,开展医疗监督工作时,鼓励创新医疗监督手段,推进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采用非现场技术手段,提高监督效率、质量和覆盖面。建立国家级医疗监督信息平台,将医疗监督信息纳入平台一体化管理,对全国医疗监督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省级卫健部门负责建立省级医疗监督信息平台,并与国家医疗监督信息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数据资料。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8.27
2025版《手册》针对11项监测指标的监测内容、相关工作要求和指标内涵进行了调整,包括在指标20-22的延伸指标中追加剔除纳入创新药应用指导目录中药品收入等监测内容;对指标 8、12、16、17、24等5个指标补充及更新相关工作要求;对指标1、4、5、20等4个指标进一步明确指标内涵。
3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药事管理等3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5年版)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9.8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升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修订了药事管理、临床检验和核医学3个专业2025年版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共涉及32项指标。
本次发布的质控指标分为制定和修订两个类别,一方面,根据质控组织体系建设情况,指导核医学专业国家质控中心组织制定了核医学专业质控指标,扩大指标体系覆盖面,填补专业空白。另一方面,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充分汲取既往工作经验,对药事管理、临床检验2个专业的质控指标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符合当前工作需要。同时,在指标的制定和修订过程中,充分考虑指标的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适合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质控组织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
发布单位: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7.14
《2024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医保基金监管工作进展顺利,其中按病种付费出院人次占比超过90%,所有统筹地区建立了医保数据工作组;医保基金监管共追回275亿元,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发布单位: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7.30-8.26
在发布两批医保基金智能监管“两库”规则和知识点后,国家医保局在第三季度继续发布了四批智能监管“两库”规则和知识点,纳入“药品限工伤保险”“药品限生育保险”“药品限就医方式”和“药品限医疗机构级别”“药品限支付疗程”等规则对应知识点明细,对应知识点明细数量为168条,对应代码数量共计2957条。
发布单位: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7.31
《规程》明确将依托医保信息平台等指导和规范各地建立健全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流程,包括通过优化医保基金结算清单上传、智能审核等流程,压缩费用对账、申报受理、基金拨付等工作时限,提高即时结算效率;依托医保信息平台对定点医药机构上传的医药费用进行智能审核全覆盖,以及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异常数据的监测等。
发布单位: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8.15
为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国家医保局正式印发《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我国将为医保按病种付费建立病种分组方案动态调整机制,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
《办法》对按病种付费有关政策、关键技术、核心要素、配套措施等进行了明确,规范总额预算管理,要求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在此基础上确定按病种付费总额,强调总额预算的刚性。此外,《办法》还明确将按病种付费相关要求纳入协议管理,加强改革成效监测评估,强化基金监管,完善医保信息平台建设等,提升按病种付费的标准化水平。
8
发布单位:国家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2025.9.25
《行动》明确自发文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百日行动”。要求各级医保部门要坚决以“零容忍、不松劲”的较真态度和“敢啃硬骨头”的攻坚魄力,依法依规、严查严打欺诈骗保,力争通过“百日行动”基本肃清两定机构倒卖医保回流药违法行为,深度净化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环境,坚决打赢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攻坚战”。
《行动》强调了3个工作重点,包括开展倒卖医保回流药问题全面治理、违规超量开药问题专项核查和生育津贴骗保问题专项治理。
9 《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草案)》
发布单位:国家医保局
发布时间:2025.9.12
《实施细则(草案)》是对《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的全面细化,明确了十大类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并引入了信用管理、信息化监管等新机制,标志着我国医保基金监管正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系统化转变,将对定点医药机构、医务人员和参保人产生深远影响。此外,《实施细则(草案)》引入了信用管理和智能监控等新型监管方式,例如要求医疗机构积极应用医保电子凭证、药品耗材追溯码、视频监控等信息化工具,标志着医保基金监管手段的全面升级。
起草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改委
发布时间:2025.9.10
《方案》明确坚持以基层为重点,着力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织牢基层网底,改善基础服务条件,优化保障基本服务,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方案》提出十二项具体任务,其中多项涉及医疗信息化相关工作,包括建立人力资源、财务、医疗质控、医保、信息数据等管理中心,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探索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应用,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疗决策支持等。
11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
审议通过时间:2025.9.10
12 《关于公示2024年度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新增高级别医疗机构结果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7.14
《通知》同步公示的名单显示,全国共有94家医疗机构在2024年通过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五级及以上级别评价,其中通过六级的医院有17家,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通过五级的医院有77家。
13 《关于公示2024年度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新增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名单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5.7.23
《通知》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为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四级新增的2家医院,31家医院通过三级。
发布单位:国务院
发布时间:2025.8.26
《意见》提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等6大重点行动。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行动中,《意见》强调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
15 《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发布单位:浙江省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8.12
《计划》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卫生健康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中试验证、行业应用和产业生态高地。目标至2027年,全面建成国家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应用基地,打造以安诊儿医疗大模型为核心的医疗智能体集群,培育50个以上高质量行业语料库和专病专科模型等。在具体18个重点任务中,《计划》提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临床医疗和医保管理等具体人工智能落地方向。
发布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9.15
《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发展高端医学影像产品、高端植入介入产品、高端手术系统、高端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放射治疗产品、高端康复治疗产品、高端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以及未来新型创新器械8个重点产品。其中包括智能医学影像诊断软件、手术导航系统、医学智能体、医疗具身智能机器人等产品,以及类脑智能产品、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等产品。此外,重点任务提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及应用。加快构建高质量生命健康语料库,推动医疗器械相关垂类大模型研发应用。加快智能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和算法研发应用,推进重点产品智能化升级等。
发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
发布时间:2025.7.10
为进一步提高罕见病诊疗规范化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第二批罕见病目录》中的86个病种分别制定了诊疗指南,包括软骨发育不全、获得性血友病、肢端肥大症等。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