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医院

信息化时代,实验室如何成功转型为智慧实验室?

发布时间:2023-12-22 来源: 检验医学网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自2019年开始,国家卫健委首次提出了智慧医院这一概念,并在2021年,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目标。


计划》指出重点建设行动: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将信息化作为医院基本建设的优先领域,建设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完善智慧医院分级评估顶层设计。


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36.png


从综合医院的发展和市场信息来看,“智慧医院”是一个源于技术和实践成果的概念。它并非单一技术的简单叠加,也不是某个产品的特指,更不是某一功能的体现。同理,“智慧实验室”也是如此,它应是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实验室管理的一个目标。智慧实验室是资源整合与技术实现相结合的产物,表现为一个更为具体的场景应用。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智慧实验室:


  • 通过气动轨道物流系统实现标本的自动运输

  • 通过标本分拣系统实现标本的自动分类和分流管理

  • 通过物流智能小车和机械臂实现标本的自动转运和上机管理

  • 实现标本自动分类、自动识别、自动分杯以及自动检测管理

  • 实现仪器自动质控、自动清洗等管理

  • 实现检验报告的自动审核、危急值分类处理

  • 支持手机端、PC端在线自助开单、报告查询和解读管理

  • 自带实验室管理专家助手,能力认可迎检更简单

  • 自带教培管理系统,实现人才培养一体化管理

  • 赋能实验室学科建设,提高科室科研能力

  • 助力智慧医院建设,轻松应对医院评级

  • 赋能基层医疗机构专业能力,提高区域检验综合水平

  • 实现区域检验结果共享和互认

  • ……



综合来看,智慧实验室是通过信息化手段,结合互联网、物联网、AI、5G等技术将实验室的“人机料法环样测”所有要素、和各类业务系统互联起来,定义不同的数据规则,组合不同的专业知识,以报告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实验室“标本不等人,人不等标本”的全面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打造一个高效率、高质量的“无人值守”式的实验室,乃至实现无人实验室和云实验室



智慧实验室整体建设方案



一、 实验室规划建设:以智慧实验室为目标,实现实验室最优布局


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需要在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空间,考虑细节,将做人性化、安全性、效益化贯穿于整体实验室的规划与设计中,做到实验室:


  • 在布局上:美观、现代;

  • 在流程上:科学、高效;

  • 在功能上:合理、安全。


在实验室整体规划上进行软硬件部署,结合物联技术、互联技术、轨道设计等将实验室所有对象串联起来,发挥出实验室最大的应用功效,为“无人值守”式的实验室,无人实验室创建基础条件,从根本上解决后续改造成本,提高实验室整体效率,打下长足发展的空间。

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38.png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41.png


二、 信息化建设:对标智慧医院,打造三位一体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面向检验人员的“智慧检验”,围绕着检验知识库和规则库为核心的检验样本和报告信息系统建设。


面向临床及患者的“智慧服务”,一是围绕着检验知识库的应用,面临从“人找知识”的被动运用到与“知识找人”的主动应用相结合;二是围绕着检验报告解读和疾病预测的专业领域的应用管理。


面向实验室管理的“智慧管理”,用于科室全方面精细化的信息化管理。如人机料法环样测的标准化管理,以及科室异常监控管理,从以人为本的精细化管理过程逐渐向自动化管理的过程演变。




系统建设应围绕着以下四个重点:

1.以信息化评级为基础的LIS建设


  • 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

  •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区域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 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 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

  •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与标准相关要求


LIS系统建设应遵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同时结合医院实际业务情况,进行流程优化,以打造最适合、最优的LIS系统。


2.以能力认可为标准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建设


  • ISO15189实验室认可

  • CNAS实验室认可


对标能力认可标准,围绕着“人机料法环样测”七要素,对实验室实现全方位的管理。


3.以提供专业价值为目的的实验室服务体系


主要体现在结合知识库的积累和应用上,以服务临床和患者为目的,将知识结构化转换,形成不同的分类和点,通过信息技术结合将检验业务的专业性在需要的时候进行主动推送,比如知识点宣教、异常结果判读、检验报告的解读,让系统更懂检验,更懂临床和患者。


4. 以学科发展为目标的新兴技术应用的临床检验辅助决策系统建设


通过临床检验辅助决策系统等工具,以临床为起点和终点,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图谱、案例,形成新的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临床和检验的交叉发展,赋能学科建设,助力临床检验医学的长足发展。


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44.png


三、自动化建设:


整合自动化物流系统、流水线设备、AI机器人、智能冰箱等,深度物联化应用,实现科室全方位自动化管理。


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47.jpg

图片

四、智能化建设:具备智能判断、自动排除和响应的机制功能


智能化更多体现在具体功能场景的应用上,如人脸识别自动打卡,标本自动识别、标本自动转运、危急值自动判断和预警、检验报告的智能审核、标本的自动归档和复检等。


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51.png


五、数字化建设:一屏可视化监控

图片

通过实验室中央监控管理系统,串联人、机、料、法、环、样、LIS系统等各要素,通过科室的全面数字可视化管理,并可与业务结合在不同场景实现个性定制化展示,以“异常优先,业务第一”为原则,实现不同专业组检验人员、组长、主任等不同层级数据的快速提醒和业务管控。


例如某实验室:


  • 人员情况:当日人员在班、在休、在招等情况

  • 设备情况:当日实验室开机、在控、维修、保养等

  • 试剂情况:库存在库、外采、库存不足、报废等情况

  • 文档情况:待办,已办、异常未办内容有多少

  • 环境情况:水、电、消毒、温度、湿度等各类有无异常监测点信息

  • 样本情况:在检标本、待检标本、已检标本;在运标本、退回标本、让步签收标本、复检标本

  • 报告情况:已发报告、待发报告、超时报告、异常报告、危急值报告

  • 危急值情况:预警、已通知临床,已处理等各重要状态信息

  • ……



图片


综上所述,智慧实验室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与政策、社会、经济及技术创新紧密相连的民生工程,亟需不断与时俱进、创新优化。要打造一个全面的智慧实验室,就必须做好顶层规划设计,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发展。


智慧实验室整体建设核心在于实验室规划设计和信息化系统建设两个方面。其次,就是实验室的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建设。


安图智慧实验室就是基于在此理念上设计的一套整体方案。以实验室整体设计LIS信息化建设为基础,AI等新技术赋能,自动化设备布局各专业组,智能化定制业务功能场景,数字化经营管控实验室为理念,打造您的专属智慧实验室。


微信图片_20231222094655.jpg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