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物联网

特别关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建设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5-03-28 来源: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手术室医疗设备作为医院设备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患者的手术安全水平。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涉及多个环节,如操作使用、日常维护、故障修复及质量检测。与其他科室不同,手术室设备种类繁多、流动性大,资产盘点和管理效率面临诸多挑战。有研究表明,信息化链式管理模式、微信平台结合循证管理、目视化管理和二维码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以及智慧管理平台等的应用,可显著提升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上海市胸科医院基于当前手术室医疗设备面临的挑战,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系统。

1

构建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系统

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系统基于物联网技术,使用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结合远距离无线电(Long Range Radio,LoRa)通讯技术的低功耗特性,提出了医疗设备实时监控与管理方案。该方案旨在实现对手术设备的位置、工作状态和使用率等信息的自动化监测。同时,该系统可与医院现有信息化系统实现互联互通。

系统采用分层架构模式,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层结构(见图1),具有信息查询、一键盘点、定位与借调、数据分析、维修管理等功能。

微信图片_20250328095616.png

图 1 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结构

2

效果分析

将试点区域配置的62台医疗设备的盘点、调配和使用数据,分别设定为应用前组和应用后组。通过对比两组数据在设备盘点效率、调配效率及使用率的变化,评估系统实际应用效果。系统运行后,手术室内的医疗设备盘点时间从平均17.27min缩短至7.03min;设备调配时间从23.58min降至12.12min。医疗设备使用率由44.05%上升至51.69%,设备闲置率则从15.00%下降到6.32%。这说明手术室医疗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复杂性、维护人员专业性不足、使用频率和安放不合理等问题得到了改善。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远距离定位技术结合LoRa通讯技术的低功耗特性,可实现医疗设备实时监控与管理。主要优势包括:(1)LoRa通讯技术的低功耗特性能保证设备监控的超长待机时间;(2)能够即时响应并快速识别设备状态、生理参数和报警信息的采集和传输;(3)具有医疗设备数据的深度分析与预测功能。未来,深化信息化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将是推动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提升的关键所在。可通过强化合规操作监控与即时安全警示功能,考虑引入附加模块来拓宽平台的监管范畴,实现对手术室人、财、物以及操作流程的有效管理。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