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初探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金 葵 张年芳 李 鹏 蒋惠琴
摘要:本文以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照行业规范标准、文献查阅,开展理论学习和标准化创建工作实践,旨在探讨标准化创建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结果表明,标准化创建对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建议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创建的指导和培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效果,问题与挑战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以医院为代表的医疗机构人口流动性大、人员密集, 诊疗过程大型设备用电量大, 易燃易爆物品的使用, 若其发生安全事故, 易导致群死群伤的后果[1],而基层医疗机构是社区居民看病就医的重要场所,其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绩效管理,探讨其对提升安全生产水平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努力探索出一条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的安全工作水平提升路径[2]。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调阅、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
2.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1
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概念
和意义
可见,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概念和意义在于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事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维护医疗机构的声誉和社会信任,推动医疗机构的发展和改善。这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2
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现状
和发展趋势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已经成为保障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指导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各地区也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陈燕[4](2020)从城市安全管理的角度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影响。由此可以预见,在发展趋势方面,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将更加注重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医疗、远程监测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安全管理中,提高事故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包括标准制定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
3.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案例分析
2023年8月宝山区卫健委全面启动区内二三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创建相关工作要求及时间节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创建实践工作:
3.1
单位概况
上海市宝山区顾村镇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位于宝山区菊盛路218号、丹霞山路349号,占地面积10671.16平方米,所在辖区服务面积:21.6平方公里,现有职工228名,中心医疗设施齐全,设有全科诊疗、中医诊室、康复治疗、妇幼保健、口腔保健、预防保健等科室,并配备二级生化实验室、B超、心电图、放射(CT)等医技科室。年门诊量59万人次,2023年营业收入13146.2万元,共计16.2929万常住人口,辖区内包含53个居、村委。
3.2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主要做法
3.2.1建立管理组织架构,发文成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领导小组、工作组及工作职责。见(附图一)、(附图二)
(附图一)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组织架构图
(附图二)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小组组织架构图
3.2.3发动全员职工参与,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网络问卷星匿名调查,累计调查人员数一共171名,调查结果见(附表1),从分析表可见,本院干部职工通过落实一岗双责,全员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知晓率、依从性成效明显,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应重点强化医疗设备、药品管理、意外伤预防、消防安全隐患及应急能力培训等日常监管,并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附表1 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全院职工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3.3
与第三方安全生产技术咨询机构签约
在第三方的工作指导下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并对照《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T/SHWSHQ01-2023)并落实以下综合措施:
3.3.4开展安全检查和内部审核,落实院部、安全管理部门、科组安全员分别开展“月、周、日”频次的安全巡视及区域管理落实到具体人的工作制度,对施工项目签订安全责任书,加强建筑施工单位规范管理,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临时用电等特殊作业设立《安全作业票(证)》流程审批,确保安全生产。
3.4
实施效果和改进措施
3.4.1在安全管理方面组织机构及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单位安全风险点布局更加清晰,由于得到了第三方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部门的指导,在启动创建工作后,安全隐患检出及整改项达到96项,主要集中隐患:电气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公共区域及流程的管理等。具体见(附图四)
(附表2)菊泉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创建生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表
3.4.3对照创建标准开展自查评分,对存在问题及时落实整改,确保达到基层医疗机构三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要求。
4.浅析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绩效评估内容
4.1
实践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为了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探讨分析,以期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4.传染病控制能力考察基层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的能力,如感染控制制度的建立、医废处理的规范性等指标。
4.2
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
通过文献调研,可以了解国内外关于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一些典型基层医疗机构的标准化创建实践情况,包括成功和失败案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4.3
实践效果分析与结果讨论
通过综合评估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可以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如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机构安全标准化创建知晓率、满意度、安全风险识别及控制管理、依从性等现况调查,用于侧面了解安全创建达到的预期效果。
5.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5.1
实施过程中在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与挑战:
5.1.6.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不完善:一些地区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这给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带来了困扰。需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宣传,为标准化创建提供支持和保障。
5.2
客观因素对实践效果的影响
在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中,存在一些客观因素医疗机构规模和类型、地理和环境条件、经济条件、人员素质和文化背景、政策和法规、外部环境和社会支持等情况可能会对实践效果产生影响。需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客观因素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来应对,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施效果。
5.3
进一步提升实践效果的建议和对策
5.3.7.增强科技支持:利用信息智慧技术和设备,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效率和精度。例如,引入智能化巡检系统、远程监控设备等,加强对重点区域和设备的监管和管理。
6.讨论
6.1
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对安全生产有着积极的影响
6.1.4.优化资源配置:标准化创建要求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安全设备和安全设施,提升医疗机构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机构的安全生产水平,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6.2
通过对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实践绩效综合评估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6.2.4.加强政策支持、培训教育、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安全文化建设和合作与评估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效果。
总之,通过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践和研究,可以不断改进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环境的实践绩效,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改善和优化,为医务人员和患者提供更安全的医疗环境,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内部安全管理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和长效管理工作指导。
参考文献
[1]石正兰,程和瀚.医院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与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8,26(06):149-150.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18.06.071.
[2]张标.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综述[J].新西部,2020(15):9-10,40.
[3]T/SHWSHQ 01-2023,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S].
[4]陈燕. “智慧城市”背景下的城市公交安全问题研究[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20, 35 (01): 87-92.
[5]吴婧.医院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17(96):268.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7.96.243.]
[6]尹辉,王敏.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痛与思[J].劳动保护,2023(0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