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后勤

医院后勤设施设备管理水平提升攻略

发布时间:2024-09-16 来源:医院后勤官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就医需求的不断增加,医院建筑的规模逐步扩大,与医院建筑配套的设备设施随之增加,设备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就给医院后勤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后勤设备设施的管理在医院等级评审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着力提升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水平对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给排水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1.用水计量与分析


大多老旧医院普遍使用机械水表,每月用水量数据人工抄表,由于医院水表数量较多,抄表时间长,数据核对及分析时效滞后。基于上述原因及提升管理水平需要,可逐步将机械水表更换为智能水表。建立用水统计分析自动平台,对用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异常报警。建立医院用水量数据库,分析用水规律,不断提升用水效率并节约水资源。




2.建立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较多医院公共卫生、绿化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在充分论证情况下,建立雨水收集回用系统,满足相关规范后用于绿化及公共卫生用水,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3.提高重点科室用水保障率


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医院供水水源应至少有两路市政供水,重要用水科室(如血透中心)宜保证有一路市政自压供水和一路院内二次加压供水,对于没有二次加压供水的医院,宜增设满足规范要求的中间传输水箱。




4.定期维护清理排水设施


医院雨水井、污水井、化粪池沉积污泥需定期清掏;排水管网管道及其附属设施,需定期检查其通畅性,保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二、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医院供配电系统是医院支持保障系统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子系统,其具有装机容量大、变配电设备多、系统结构复杂等特点,管理难度相对较大。与此同时,医院运营过程中医、教、研、管等各项业务的开展对供配电系统的供电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有效提升医院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在医院运营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




1.既有台账的动态调整与完善


医院在运营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基本建设、运行保障、业务发展等需求,往往需要推进众多新建项目。与此同时,医院运营过程中所伴随的支持保障系统优化改造项目也比较多。而新建项目和优化改造项目往往都离不开供配电系统这一核心“发动机”作为动力源。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供配电系统中的变配电设备增加、减少或变更在所难免。因此,根据项目推进过程中供配电系统所涉及的变配电设备变更情况,及时对设备台账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有助于系统运行管理。




2.管理范围的梳理与明确


从传统管理层面来讲,医院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主要针对外部进线电缆和内部高压配电设备、变电设备、低压配电设备、楼层配电设备(设施)、用电设备和自备电源设备(发电机)、应急电源设备(集中式或大型EPS、UPS)等。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有很多需要使用电源的配套设备因设备归口或使用情况的不同,导致存在管理界面争议,例如:大型医疗设备所配套的电源控制设备、建筑附属机电设备(电梯、送排风机组、水泵等)所配套的电源控制设备、带消防联动的应急照明设备、消防系统所配套的电源控制设备和小型应急电源设备等。


因此,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应结合医院内部职能部门设置和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划分情况,对具体管理范围进行梳理和明确。




3.管理内容的丰富与提升


目前,医院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的有关行业标准已相对完善。但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往往考虑到行业内各级各类医院的普适性问题,因此标准内对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的要求相对比较基础。医院在执行标准过程中,应结合自身装机容量、设备数量、供电质量要求等情况,就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所涉及的制度流程、系统运行、检验试验、应急演练、教育培训等一系列具体管理内容尽可能高于标准要求。




4.管理手段的探索与运用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后勤管理正逐步由传统的精细化、标准化向信息化、智慧化、高质量过渡转型。在医院后勤管理信息化、智慧化、高质量发展趋势下,医院供配电系统运行管理应顺应发展潮流,加强对先进管理手段的探索和先进管理工具的运用,以提升管理效率、提高管理质量,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


三、暖通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医院作为特殊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不仅要保障病患、家属及医护工作者的舒适度和必要空气品质,还要满足医院特殊区域的个性化需求。




1.机房主要动力设备备用及保养


暖通系统主要动力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关系着医院的冷暖供应,提高系统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


(1)对主要动力设备设置可供切换的备用设备是保障稳定运行的有效手段,可在医院建设前期规划或通过后期技术改造予以完善。


(2)建立设备定期轮换使用制度,定期开展设备切换试验,确保主、备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系统非计划停运。


(3)建立大型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档案,定期开展设备维护,以提高设备使用寿命。


(4)完善机房设备设施标识建设,统一制定设备双重名称(名称+编号),并在相应醒目位置悬挂,以利识别与操作。


(5)提高运行人员职业技能水平,暖通运行维护人员需持制冷与空调作业证,蒸汽锅炉运行人员需持有司炉证和水处理证。




2.重点关注特殊区域的个性化需求


根据科室要求及病人体感,医院存在较多对温湿度要求严格的特殊区域。部分区域要求温湿度恒定,如手术室、ICU、药房;部分区域要求室内温度四季低温,如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放射科;部分区域要求室内温度相对较高,如体检、康复理疗等需病人脱衣进行检查治疗的科室,针对上述特殊区域,有以下提升措施。


(1)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精密空调或采取分体空调+除湿机形式,控制室内温湿度。


(2)采取四管制空调系统,制冷制热可随时切换,独立控温。


(3)对末端空调进行技术改造,增设温湿度探测器,加装智能控制面板,根据室内温度进行智能调节。


(4)手术室层流净化系统对于医院自身无维保资质能力的可制定相应维保标准及要求,外包给相关专业公司执行;医院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初、中、高效过滤器的更换情况及机组机箱清洁状况,并关注净化检测相关参数合格性等。




3.注重系统节能降耗


暖通设备能耗大,为实现节能降耗,可有以下提升举措。


(1)硬件提升改造,更换老旧设备,安装新型节能设备。


(2)打造智能化楼宇控制系统,通过智能分析,控制运行操作,减少浪费。


(3)通过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培训,加强运行人员的对系统的熟悉认知,提升运行技能,强化节能意识。




4.规范执行特种设备管理及相关行政检测


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21—2016)规定:空调制冷主机(含蒸发器、冷凝器)属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应按特种设备管理规范执行管理。


需按政府行政单位要求对暖通设备开展定期检测,如废气检测(锅炉废气、实验排风废气)、手术室净化区净化检测、蒸汽锅炉(外检、内检、水压试验、安全阀校验、压力表校验、炉水水质)检测等。


四、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医用气体系统是生命支持系统,关乎患者生命安全,其运行管理水平的提升,重在其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提升,从经验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理念转变,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定期进行医用气体终端巡修保养


医用气体终端易出现泄漏、堵塞情况,泄漏主要由密封环老化、卡圈损坏、弹簧变形等情况引起;堵塞主要因使用不当,造成污物吸入负压吸引系统,需要拆卸清洗。在终端底座损坏不可修复的情况下,需立即更换,满足临床医疗需求。


医用气体终端巡修保养需按科室、分楼栋、分楼层有计划地开展巡修和保养工作。工作开展前通知临床科室护士长,以便协调工作;手术室中心的巡修需安排在非手术日(周末或节假日)进行,以利降低对临床医疗业务的影响。




2.精细进行医用气体终端巡视检查


氧气终端巡视检查。日常运维人员巡视临床科室时,观察氧气终端内容主要包括:标示是否清晰、外形是否有损坏;用手触摸气体(压缩空气、二氧化碳、笑气)终端,感受是否有气流触感;将特制终端插拔头插入氧气(压缩空气、二氧化碳、笑气)终端等,还需要特别注意增加需拆卸终端外装饰盖,打开氧气(压缩空气、二氧化碳、笑气)供气阀,将特制终端插拔头插入氧气(压缩空气、二氧化碳、笑气)终端,检查是否漏气。


负压终端巡视检查。日常运维人员巡视临床科室时,观察负压终端内容主要包括:观察负压表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不低于0.03MPa),打开阀门,检查抽气率是否正常。若处于正常压力范围且抽气率正常,将负压表拔出,进行下一个负压终端的巡修,若低于使用压力(小于0.03MPa)或抽气率异常,将负压表拔出,并立即对负压终端进行拆卸。但还应该用专用工具将终端头从底座上拆卸并取出,更换密封环,检查弹簧和钢针等相关配件是否正常,用工具清理终端内异物(痰液、毛发、小棉球等),并清洗干净。




3.建立系统相关特种设备管理档案


管理部门应当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内容包括:特种设备的产品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证明书、安全技术资料、设备的定期检验和自查记录、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特种设备及安全附件定期检验报告、特种设备巡检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




4.加强安全防范,注重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


(1)维修终端的工具严禁粘有油脂。


(2)维修过程需穿戴相关防护用具(手套、口罩),每次巡修均携带备用终端,巡修结束后,需将全部工具进行清洗并消毒。


(3)若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终端出现异常,且不具备维修条件时(呼吸机正在使用,危重病人正在进行治疗等),需先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征得同意后,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具备条件时,方可进行维修;若医护人员不同意立即维修,需做好记录并随时跟进,待具备维修条件时再进行维修。


五、降低能耗管理举措


医院用能设备繁多,其中大型用能设备包括空调主机、净化空调系统、大型医疗设备(放射性检查设备)等,各类设备分散于全院、末端用能节点多,经常存在局部能源消耗去向不明的情况,增加了精细化管理的难度,医院能源管理与节能措施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对医院能耗水平的考核愈发严格,除在医院等级评审中有明确要求外,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亦将医院能耗水平纳入绩效考核重点内容,其考核指标为“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因此医院需在充分保障医疗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强化医院能源管理,控制能源消耗,推动节能措施优化,实现医院的可持续性发展。




1.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院内电视晨会、宣传栏、院内公告等宣传工具,结合全国节能宣传周等大型活动,广泛开展节能降耗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增强全院职工节能意识,积极营造“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




2.建设能耗监控平台


部分医院建筑建设年代久远,存在设施老旧,前期设计未考虑分类、分项、分科室计量,导致部分医院能源数据采集仍采用人工抄表形式,常出现错抄、漏抄情况,费时费力且准确度不高。能源管理采用人工巡检模式,还易出现管理死角,难于杜绝能源浪费;缺乏历史能耗数据记录,节能改造工作全凭经验;没有合理的能耗考核标准和监督方法等问题。


建设能耗监控平台意义在于提高医院能源管理水平。掌握院内各类型能源供给方向和末端设备耗能方式,是实施精细化能耗管理的前提,能有效帮助医院管理人员掌握设备的实时能耗状况、能耗数据、能耗变化趋势和实时运行参数等信息,对医院节能降耗提供数据支持。




3.优化照明系统


在医院建筑设备能耗排名中,照明系统能耗仅次于暖通空调系统,通常占院内总能耗的20%左右。部分医院照明系统老旧,灯具及灯控方式传统,可依据国家对医院照度值相关规定对院内照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如采用LED低功率节能灯,红外感应、声控节能延时开关等适当调节各医疗区域照度值及照明时间,并尽量利用自然光源。


建设智能照明系统,可实时掌握全院照明灯具开关状态,实现智能远控。可根据每天的工作时间划分时段,有针对性的对照明回路进行整改,按照回路的不同搭配组合成多种不同的灯光效果(场景模式)。根据季节、作息时间的变化合理调节,当需要改变灯光效果时,只需一键切换,就可以调用预设的灯光场景。用最经济的能耗提供最舒适的照明,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照明系统能耗。




4.优化空调系统


为充分体现医院“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努力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人性化的就医环境,中央空调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医院建设的基本配置。但是病患对于室内温湿度,空气品质要求高,同时医院人流密度大,不同功能区域人流分布不均衡,人流量变化大;空调设备数量多、安装位置分散,运行管理难度大。为了保证医院温湿度处在合适的范围,就需要空调系统全年每天24h运转,导致浪费现象严重。


优化空调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通过自动获取各个空调子系统中传感器的信息,科学地调度各空调子系统的运行状态,从而控制空调系统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全自动化无人控制。采用先进的无人值守、自动调节物联网技术,实现精细管控替代原有人工粗放管控模式。中央空调系统根据外界天气状况、医院人流量负荷自动运行,减少运行时间,降低空调能耗。


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建立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能源使用情况,排查用能漏洞,挖掘节能空间,是降低能耗的关键环节。通过各项节能改造措施降低医院能耗值,不仅可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还可实现安全用能、改善就医环境等。


来源:《医院后勤管理品质提升》,有改动点击购买本书

排版:医院后勤官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