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有所上升。医院后勤应急物资储备作为医院应急管理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院在紧急状况下应对的能力及医疗服务质量。因此,构建一个科学、合理且高效的医疗应急物资储备与保障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应急物资分类:第一类是通用物资,包括药品、疫苗、医用耗材(如绷带、纱布、口罩)、医疗器械(如手术器械、诊断设备)等。这些是应对各种医疗紧急情况的基本物资,需保持充足的储备量。第二类是特殊物资,用于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如传染病疫情所需的防护服、隔离设施,自然灾害后的急救设备和移动医疗设施等。这类物资的储备需要根据具体风险进行针对性准备。第三类是支持性物资,包括电力供应、通讯设备、运输工具等,这些物资虽然不直接用于医疗救治,但对于保障医疗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 存在问题 —
01
储备规模和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储备规模的设定往往缺乏精确的依据。由于未来需求的不确定性,决策者倾向于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来预测物资需求量,这在面对新型突发事件时容易产生误差。另一方面,储备结构往往偏重某些类别的物资,而忽视了其他关键物资的储备。
02
物资更新和管理不足。医疗应急物资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如果更新换代机制不够灵活,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医疗科技进展,就会导致储备的物资无法适应实际救治需求。物资管理不善也是造成资源浪费的一个因素,缺乏有效的物资状态监控和库存维护机制导致大量物资超过有效期而未被及时发现和使用。
03
供应链脆弱。供应链过于集中是导致脆弱性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关键物资的生产或供应主要依赖于少数供应商时,一旦这些供应商出现问题,比如生产中断、运输延误或是遭受自然灾害影响,整个供应链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04
信息共享和沟通不畅。在不同机构间存在信息壁垒,导致关键信息无法实时传递。同样,物资储备的数据和供应链状态如果不能有效地共享给决策层,也会妨碍高效决策的制定。在多部门协作的应急响应中,缺乏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行动不一致和资源分配不均。
— 制度管理 —
根据三级肿瘤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为应对医院应急物资需要,保持适宜的物资存量,及时有效供应物资,制定应急物资采购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院后勤应急物资的采购工作。
二、工作原则
1、健全制度,科学预警。
完善物资储备应急预案体系,为物资储备应急处理工作提供系统、科学的制度保障,提高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并做好物资供应响应工作。
2、统一管理,分类负责。
物资科对其管辖的后勤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分类负责,落实各类物资应急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及职责权限。
3、常备不懈,确保供给。
物资科工作人员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做到品种适宜、质量可靠、数量充足、常备不懈,确保应急物资之需。
4、协调配合,快速反应。
物资科应对突发事件时,要与相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做到信息及时准确传递,应急处置工作反应灵敏、快速有效,保证应急物资调得出、用得上。
三、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1、物资科应急协调指挥小组:
组 长、副组长、组员
2、协调指挥小组职责 :
(1)组织信息收集、传递、通报工作,向上级汇报应急处理方案
(2)决定启动和终止本预案
(3)决策应急物资调动、投放等重大处置措施
(4)对应急物资的投放、使用、效果进行总结、评估,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5)协调相关部门工作
(6)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四、物资准备和账目处理
1、与供应商联系时,若医院方临时急需货物,供应商应优先组织准备,限度按时保证医院方的需要。
2、各库房负责人按需制定计划,申购储备应急物资。
3、临床急需物资,在规定时间内直接送达科室。
4、对应急处理的物资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5、对库存应急物资及时进行补充,并及时利用和有效周转。
6、防止应急物资发生浪费或短缺问题。
7、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清单,每月盘点应急物资库存,保证应急物资充足有效。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