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医院后勤精细化管理大会参评论文”
构建“1个平台、1个中心、5大模块组”的医院后勤保障体系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 张昊创 汪蓉蓉 李志彬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医院后勤保障体系精细化与标准化管理路径,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和患者满意度。阐述构建实施“1个平台、1个中心、5大模块组”后勤保障体系。该体系以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为核心,实现后勤线下业务线上全覆盖与设备实时监控;以后勤服务中心为枢纽,统一调度后勤服务并实现闭环管理。5大模块组涵盖物业服务、被服收发等,各有分工又协同运作。此体系整合后勤资源,使服务流程线上流痕,加强模块间关联合作,提高后勤服务响应速度与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形成可借鉴复制的经验,有力推动医院后勤管理现代化。
【关键词】医院后勤保障体系;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后勤服务中心;
1
医院介绍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以下简称“华南医院”)是深圳市政府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规模打造,重点投入建设的市属公立医院,是深圳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3.0万平方米,规划床位数1500张(可展开2000张),地下停车位1900个。华南医院本着一切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办最具有温情医院的宗旨,始终秉承“诚信、厚道、守正、创新”的精神,践行“让居民享受最好的健康服务”的工作理念,建设临床、科研、教学、转化协同发展的本地化、数字化、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附属医院。
全面高效的后勤管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后勤保障体系建立,利用信息化手段,把医院现有的后勤保障资源整合利用,将医院碎片化的需求集中,通过保障体系中的不同模块组来提供后勤服务,从而满足医院需求。后勤保障体系是一个整体,依托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手段,以后勤服务中心作为调度中心,各模块组之间相互关联和协同运作。华南医院从新建开业到平稳运行过程中,逐步探索研究并建立起“1个平台、1个中心、5大模块组”的后勤保障体系[1]。
2
“1 个平台” - 指的是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
后勤保障部体系中相互关联的核心就是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是后勤保障业务得以正常流转的发动机,也解决了多物业单位在同一医院中服务的边界局限性和消极联动性,主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后勤线下业务线上全覆盖,所有后勤服务通过平台接单、派单、完成、评价,实现后勤服务全流程闭环管理,截止目前搭建了综合工单、智慧住宿、货物平台、综合巡检、设施设备管理、医辅运送、医废管理、被服收发管理、食堂管理、闲置资产管理、服务评价等11个业务应用[2]。后续还将增加人员管理子系统、后勤服务质量和成本管控子系统,以及能源管理子系统等。通过平台搭建医院的物联网IOT,对医院所有中大型机电设备纳入实时监控和监测,实现医院风险预警和异常告警,截止目前已接入3671台中大型机电设备,监控点位51293个并实时获取运行数据。
3
“1个中心”—指的是后勤服务中心
后勤保障部体系的中心枢纽就是后勤服务中心,是后勤业务得以流转的指挥棒,所有后勤服务都统一到唯一的电话座机。后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60平方米,配有调度大屏、调度电脑及电话座机,24小时专业客服(白班4人、中班3人、晚班2人),负责全院的安全秩序、环境卫生、绿化消杀、工单报修、宿舍办理、综合巡检、医辅运送、医废处理、被服收发、会务安排、餐饮服务、投诉评价等所有后勤服务的安排调度和问题处理。后勤服务中心不仅能统筹后勤服务整合线下不同服务类型,也能够监督考核服务提供方,同时收集反馈建议,改善医院后勤管理规范化,实现了平台统一报修、统一反馈、统一调度、统一评价的闭环管理,提升临床满意度。多数任务直接通过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后台派单,部分通过电话下单后平台抓取数据形成任务单再派单,后勤服务中心客服进落实情况。1个平台1个中心的紧密协作,大幅降低了后勤服务中心的电话量,平均电话量由380通/天降低至200通/天。
4
“5大模块组” - 分别为物业服务模块组、被服收发模块组、织物洗消模块组、物流运送模块组、物资配送模块组[3]
(一)物业服务模块组:依托医院现有的2个物业单位,按照不同的任务内容由后勤服务中心分派给不同的分组接单,再由对应组别安排具体经办人开展工作,分组有工程组、保洁组、安全秩序组、医辅组、会务组、导医组、餐饮服务组、投诉评价组等。所有的任务单线上流痕,限时接单、限时办结,拒绝固定工资思维,盘活物业服务,调动物业员工工作积极性,按照多劳多得原则,依据接单工作量分配绩效工资。平均工单量220单/天。
(二)被服收发模块组:被服收发中心,占地面积500平方米,负责全院被服收发和送洗管理,对医用被服收洗、领取发放、退库、报废等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后勤被服中心,通用类被服集中管理,不再出库到科室,出库到被服中心。使用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被服收发管理应用模块,建立动态被服中心一级库、各临床科室二级库,实时跟踪全院一二级库被服库存状态,为后续被服周转和采购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临床科室使用子平台下单,被服中心安排专人配送被服到指定科室,实现了全院被服的灵活调配,平均被服周转量1500件/天。
(三)织物洗消模块组:织物洗消中心,占地面积196平方米,负责全院保洁地巾、抹布、物业人员工作服等织物的集中洗涤消毒。受场地空间限制,部分医院并没有设置织物集中洗消场所,所有保洁织物在其工作区域清洗消毒晾晒,洗消质量不一、不满足感控要求,应该按标准化流程集中洗消。有条件的应该在院内设置织物集中洗消中心,没条件要将织物洗消外包由第三方机构提供。华南医院建立了织物洗消中心,设置织物浸泡消毒区、清洗烘干区、晾晒区、分装区并配置浸泡池、工业洗衣机、工业烘干机、晾晒货架、收纳箱等设备,洗消中心安排专人到医院各区域受使用过的保洁织物,在洗消中心采用标准化流程清洗、消毒、晒干,再由洗消中心安排专人将洁净保洁织物送到各区域指定位置。平均织物洗涤量2700件/天。
(四)物流运送模块组:物流运送中心,占地面积50平方米,作为医院内部物流流转的核心枢纽,依托中型轨道箱式物流和气动物流,承担着各类生物标本、药品以及文书等医疗物资的集中运送工作。中型轨道箱式物流主要承担运送药品、大输液、医疗耗材和设备等工作,气动物流主要承担生物标本、文书等运送工作。箱式物流对科室使用要求较低,主要运送大批量和较重的物资,系统为水平运动、速度较慢、效率一般。气动物流对科室使用要求较高(分为红色瓶、黄色瓶、绿色瓶),需要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才可以使用,要规范包装密封标本避免倾洒问题,系统为水平+垂直运动、速度较快、效率较高。通过对箱式物流和气动物流的精准定位、区分使用,以及在院内集中多批次培训和全面铺开使用,箱式物流平均运送量512次/天,气动物流平均运送量762次/天,提高了全院医辅运送效率,降低了人力运送成本,同时通过物业并岗(工作合并)和优化科室人力成本分摊核算方式,降低运送频次、减少重复运送任务,最终医辅运送人员由原来的52人精简至现在的24人,同时细分机动小组,每3人/组,负责不同区域不同时间段的医辅运送工作,机动分组和按工作量核算绩效工资的方式,也进一步提高了机动运送效率。
(五)物资配送模块组:物资配送中心,占地面积185平方米。将货物采购向货物服务转变,依托后勤智能化管理服务平台的后勤货物电商子平台打造“线上可视化点单→直接配送到科室→科室收货验收→同步入库出库及 固定资产登记→提供退换货等售后服务→服务评价”等一站式后勤货物高效管理模式,负责全院后勤货物采购、配送到科室、售后服务、仓库管理等工作。与医院的物资(资产)管理系统、HIS系统、OA系统等核心系统互联互通,解决滞留库存问题,实现动态“零库存”管理,将仓库管理、货物配送、售后服务等进行社会化外包管理,减少后勤部门人力投入成本。
5
后勤保障体系建设成效
通过建立“1 个平台、1个中心、5大模块组”的后勤保障体系,华南医院在后勤管理方面取得以下成果:
(一)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对于新建医院在建成初期,各项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能够快速整合后勤服务资源,为高效的为医院提供后勤保障服务;
(二)所有的后勤线下业务服务线上全覆盖,服务全过程线上流痕并闭环管理。在平台线上生成任务工单,线上派单给对应模块组,模块组分派任务给具体经办人落实,生成的后勤任务在平台上显示工单轨迹、任务内容,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任务地点、提单人、派单人、经办人、落实情况、服务评价等服务数据。
(三)通过“1个平台、1个中心”将“5大模块组”相互关联起来、协同合作,避免信息盲区、缩短沟通路径、减少沟通时间成本。举例:物流运送模块组发生机器故障导致物流系统无法使用,则后勤服务中心联动物业服务模块组派工程分组来维修,中心客服将待运送工单分配给被服收发模块组、织物洗消模块组、物资配送模块组,由其安排人员支援,同时加大医辅运送分组机动运送频次。
(四)提高后勤服务响应速度、保障后勤服务质量。后勤服务中心分派的任务,实行三级督办方式(项目经理→后勤部管理人员→后勤部负责人),在规定时间未接单则层层督办,压实任务及时响应要求。同时,按工作量分配物业人员绩效工资,提高物业人员工作积极性。所有的任务工单完成后,都汇总到后勤服务中心由客服进行现场完成图片核实,不合格的驳回重新落实。全院的中大型机电设备纳入实时数据监测,数据异常或达到预警阀值则自动报警。后勤保障体系下的设备故障及时处理的时效性提高65%,工单处理及时性提高40%,人力成本节约9.3%,后勤满意度提高10.2%。
参考文献:
[1]李瑾, 聂天. 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和应用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21, 18(25): 158-161.
[2]程伟彬, 连万民, 任昊, 等. 全场景智慧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3, 44(7): 78-82.
[3]张文利,刘连元,宋晓安.现代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2020,24(08):68-70.DOI:10.19660/j.issn.1671-0592.2020.08.21.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