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建设背景下医院后勤管理策略研究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城 黄露莹 严彩霞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医院后勤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化建设背景下医院后勤管理的策略,分析了医院建设数字化后勤管理体系的意义,指出了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管理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后勤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医院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对医院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化;后勤管理;公立医院;管理策略
1
医院建设数字化后勤管理体系的意义
(一)提升管理效率与决策准确性
数字化后勤管理体系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应用等,能够实时监控医院各项资源的运行状态和使用情况[1]。这种即时性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得后勤管理部门能够迅速掌握一手数据,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处理。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巡查和纸质记录方式,数字化管理不仅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信息传递的延迟[2]。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医院能够更准确地预测资源消耗趋势,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确保医院运营的高效与稳定。
(二)优化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
数字化后勤管理体系有助于医院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成本控制。通过集成化的信息系统,医院可以全面掌握各部门、各科室的资源需求和使用情况,从而进行更为精准的资源分配。这种精细化管理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能确保关键部门和科室得到足够的支持。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医院可以识别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和潜在节约区域,制定更为合理的预算和采购计划[3]。这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三)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与服务质量
数字化后勤管理体系对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提升服务质量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数字化手段,医院可以更加便捷地收集和分析患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并解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支持医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如智能导诊、在线预约等,进一步优化患者的就医流程[4]。通过这些措施,医院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医。
2
当前医院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水平不足
医院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许多医院已经引入了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系统往往仅限于特定的业务领域,缺乏整体性和集成性。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没有实现有效共享,导致后勤管理部门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此外,部分医院的后勤管理仍然停留在纸质记录和人工操作的层面[5,6],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信息化水平的不足不仅影响了后勤管理的效率,还可能对医院的运营和服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资源配置与利用不合理
医院后勤管理中,资源配置与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也亟待解决。由于缺乏科学的资源评估机制和合理的资源配置方案,部分医院在设备采购、物资储备和人力安排等方面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往往导致资源的浪费,如设备闲置、物资过期等,同时也可能因资源不足而影响到医院的正常运营[7]。此外,后勤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畅,也是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服务质量与效率有待提高
医院后勤管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问题同样不容忽视[8]。一方面,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等原因[9],后勤服务往往存在响应速度慢、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例如,维修请求得不到及时响应、环境卫生维护不到位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形象。另一方面,后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也有待提高。部分后勤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培训,导致在服务过程中难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也受到影响。
3
数字化建设背景下医院后勤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全面数字化的管理平台
在数字化时代,医院后勤管理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建立一个全面数字化的管理平台。这个平台应全面整合医院后勤的各个环节,从设备维护到物资管理,从清洁保洁到餐饮服务,无一不包[10,11]。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信息的即时更新与高效共享,确保后勤团队能够迅速、准确地响应各种突发情况和日常需求。
数字化平台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平台可以实时收集、整理和分析后勤运营数据,帮助管理者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瓶颈,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为错误,还大大增强了管理的透明度和精准度。此外,数字化管理平台还能促进医院内部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平台,各部门可以更加便捷地共享信息,协调资源,从而提高整体运营效率。这对于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数字化基础上,医院后勤管理应进一步引入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类系统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可以对后勤运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12],为管理者提供更为精准、全面的运营洞察。
智能化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预测设备故障风险,帮助医院提前制定维护计划,避免意外停机带来的损失。同时,系统还能分析物资消耗趋势,优化采购策略,降低库存成本。通过预测患者流量,医院可以更加合理地调整后勤服务资源配置,确保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此外还能为医院提供战略层面的建议。通过对市场趋势、患者需求等数据的分析,系统可以帮助医院制定更为合理的发展规划,提升竞争力。
(三)优化后勤服务流程与标准
在数字化建设的推动下,医院后勤服务流程和标准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现有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13],医院可以找出不必要的环节和瓶颈,进而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重构和优化。这不仅可以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还能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同时,制定或更新明确的服务标准也是关键一环。医院应确保每一项后勤服务都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和操作规范,以便员工能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职责。这有助于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进一步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
优化后的后勤服务流程和明确的服务标准将为医院带来诸多益处[14]。首先,它将提高后勤团队的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其次,明确的服务标准将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最后,优化的流程将有助于医院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后勤服务的顺畅进行。
(四)加强后勤团队的能力建设与文化建设
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加强后勤团队的能力建设和文化建设至关重要。能力建设方面,医院应定期对后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数字化工具使用的培训。通过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确保后勤团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管理工具。这将有助于提高后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医院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医院应建立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激励机制,以增强后勤团队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通过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和提供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发后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15]。一个能力强、士气高的后勤团队将成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得以高效执行的关键力量。
因此,加强后勤团队的能力建设与文化建设是医院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提升后勤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以及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和激励机制,医院将打造出一支高效、专业的后勤团队,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在数字化建设背景下,医院后勤管理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入剖析数字化管理平台、智能化决策支持、服务流程优化以及团队能力建设等多个方面,本文为医院后勤管理的现代化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能够提升医院后勤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更能够推动医院整体运营水平的提升。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持续进步,医院后勤管理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为医疗服务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曹岳兴.数字化医院后勤保障系统建设概述[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12(7):62-3. [2]杨晓春,陈屹一.医院数字化后勤管理系统建设中的思考[J].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3):588-9. [3]史洪飞.解放军总医院智慧医院建设初探[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5):522-3. [4]李柯,张怡,袁莎莎.基于信息系统的医院后勤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数字医学,2014,9(4):99-101. [5]杨恋冰.医院信息系统建设浅论[J].当代经济,2015,(11):66-7. [6]张玉彬,赵奕华.浅谈数字技术应用与医院后勤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5,16(11):85-6. [7]郑衍杰.医院数字化体系建设中后勤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J].移动信息,2015,(12):00045-. [8]金延昊,鲍红,张剑,etal.医院后勤服务平台的建设[J].医疗装备,2017,30(7):21-2. [9]王蓝.基于内部管理系统提高医院后勤服务质量[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14):70-1. [10]陈亮.基于信息技术的医院后勤设施在线报修管理系统[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29(4):474-5. [11]王广亮,姜子骥,卢明,etal.基于DEA模型的后勤“一站式”维修配置效率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8,33(2):143-5. [12]刘勇,温利军,赵卫康,etal.医院后勤保障信息化通用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装备,2019,9. [13]李瑾,聂天.现代医院后勤管理体系的建设实践和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5):158-61. [14]李婷婷,刘锐,常青,etal.浅析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医院后勤运维场景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2.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