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后勤

也说中医之未来

发布时间:2023-06-19 来源: 君和堂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时下,西医已经非常发达了,什么治病仪器都有,什么药品都有配,什么医生只要肯花钱都能找。中医当然也是,好的中医馆门庭若市,好的中医师趋之若鹜。因为老百姓的心里明白,什么病该去找西医,什么病该去看中医,一清二楚,我也是这样。这不,前一阶段得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就琢磨着去哪看。两边都有自己信得过的医院和医生。结果,为了不去西医走复杂的检验流程和不吃消炎药,我选了中医。当晚吃了药,第二天好转,慢慢痊愈了。


这就是当下中医的价值。


今年5月,我作为中医爱好者参加了君和堂在上海举办了《五四青年中医上海论坛》,其中两位老师的观点我印象尤为深刻:一位老师认为,面对科技猛进,西医强盛之格局,大多数中医者将融入于智能化,只有少数独行其道,才是中医未来的一种可能;另一位老师的观点,中西医结合之路是走不通的;中医的未来在于做西医不能做的,纯中医之路才有中医的未来。


过后,存留在耳际“中西医结合”“中医不如西医”“中医未来不行”等声音又噪起,使得我也思考了中医未来这个宏大话题,不由浅刨了一下中西医差异之根。


其一,地理中医生在中原黄土;西医长在地中海边。依黑格尔观点,地理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类型、性格、风俗的滋生土壤,也是其文化存在的基础。他说,那“海”发明了船,并富有激情地写道:“船——这个海上的天鹅,它以敏捷而巧妙的动作,凌波而行——这一工具的发明,是人类胆力和理智最大的光荣。”由于“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却把人类束缚在土壤,”而在那片“土”里,发明了锄头和镰刀。


黑格尔本意不是在对船、锄,镰做褒贬,只在说明地理之关键。在读他那本《历史哲学》时,我自然想到了,在那片“海”与“土”上,还分别发明了各自民族精神之瑰宝——西医和中医。


其二,思维中医发端于直觉,于感觉与理智之上,化具象为意象的一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中医典籍乃是古人直觉智慧之累累结晶,发明了阴阳本论、奇经八脉、寒热气血、六经证、望闻问切等一系列在数理逻辑之下无法验证,在西医看来,简直无中生有,无法求证,无裨于事


恰如徐文兵先生在《知己》写道:“中医不重视尸体而看重活体,尸体是冷凝的固体,而活体则是温暖的,有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多种形式的存在。活体还有无形的气、情绪、情感、意志和灵魂的存在。”这里所说的存在,就是中医直觉之功夫。虽然,中医与西医不同轨,不同法,但一点不妨碍两者同在探究人类生命健康之奥秘。


其三,形成中医在绵长的寿命里,始终独自创发,独善其身,独成一体。西医与此相反,它自始至今乃是西欧多国合力之产物。


其四,方法梁漱溟说,“中国的中医就是从道家来的。”他说的没错,道家是一门玄学,中医的号脉、推拿、针灸、煎药等,本就是一门“玄而又玄”的绝活—— 既让常人明明白白看到了无比神奇之效,又确确实实道不明之所以然。若问何以中医之灵魂?答曰:玄。这一“玄而又玄”的绝活,一点都不汗颜,反而理直气壮地宣告:中医正与西医完全不同之法,去发现和接近人体生命之真理。


最后,生态中医寓于独静之生态。这也许与最早脱离体力劳动,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个叫巫的有关。再从历史传说来看,神农就一人上山尝百草,千年医道传承也靠灯下一本本典籍啃下来,师带一个个徒给传下来的,至于号脉、开方、推拿、针灸等一些列中医固有的诊疗过程,都在一对一静态里完成。


在这方面,西医就相对热闹,它须以群体性、批量性的状态出现——实验室里的实验;仪器药品的生产;医生护士的培养,以及手术,都必须一堆人的配合。可见,生态各异造就了两者迥然不同的气质和外衣。


刨出了以上根须,也就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中医是古医,一门与老祖宗有着千丝万缕的恒定性的古代医学。不说别的,光一个脉就号了几千年,与原来挂在每个西医医生脖子上的那个听诊器,不知早被扔哪去了。比较而言,西医属于今医,一门什么都在翻新中的现代医学。也许,中国古圣贤人的早熟,为其后人做好长久安排,使得国人有循道而行之福的缘故。


至于问,中医的古与西医的今,哪个好?我说都好!中医之妙,西医不至;西医之精,中医不达。中医能治善治,治得长袖善舞的,西医不能治、无法治,只能干瞪眼。同样,中医不能治的,不善治的,西医却大显身手,也让中医望尘莫及。人体生命之宇宙浩瀚无垠,恰是中西医并存之根理


不妨用一个浅显的比喻,腐乳产于那个“土”里,奶酪生于那个“海”边,生性迥异的中医与西医,各顺其性,各存其道,各展其长,各造福一方,才是各自未来之大道理。对中医而言,所谓“现代化、科学化”之路是走不通的。


问题是,西医毕竟凭借着巨大的科学力量,而其智能化又发展得如此快,说不定哪一天AI的触角真的进入了人类思维的直觉领域的话,中医将如何?也许正如徐教授所言,大多数中医者将会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智能化。不过,我倒在想,如若人类连把直觉这般灵性的东西也都交给了智能化,那么,人类岂不将被彻底物化?果真如此的话,人的生命还有趣味吗?


那天论坛上,蔡德亨老师基于自己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也大胆预测:“要审证求因,要个性化的话,AI是无法使用的,永远没办法超越的。”


尽管人工智能具有超强算力,但算力的机器是有限的,是无法穷尽人体变量的。前面说了,中医的“玄而又玄”却有通明人体变量之神奇


因为,自古以来的中医将人体视为阴阳之整体,血气之活体,单就活体之气的变量就是机器无法理解和作用的,更何况涉及一个个千差万别的活体,以及瞬息万变外部环境构成的变量,才是中医直觉智慧和辨证论治的最大优势。

所以我始终坚信,人类生命健康将会更需要中医;中医必将以自己的方式与人类未来共存!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