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直接关乎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足感。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化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护理工作的各环节和流程。
据悉,阜外医院聚焦患者需求,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了全国首家电子病历八级。
以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为核心目标,构建了智慧平台、全程监控、联动协同、智能决策、全息视图、护理路径六位一体的“智慧护理”新模式,率先实现精准化、便捷化、全程化、无纸质化护理管理。
阜外医院实现“有纸”到“无纸”管理的里程碑式转变,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打造护理文书无纸化创新管理模式。依托电子病历系统,实现护理记录、医嘱单、护理评估单、手术三方交接单等护理文书无纸化。
每日每人护理文书书写不超过30分钟。切实减轻了不必要的手工书写负担,进一步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
我们都知道,护士的工作繁重且复杂,他们需要处理大量的日常工作,除了患者的日常护理、病情观察、药物管理以及各种突发情况外,占时最多且最费精力就是相关书写工作。
并且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先后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以及《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等相关涉及到改善护理的政策。
由此可见,高层对改善护理工作的重视,正全方位地推动着护理事业蓬勃发展,也在不断促进医疗行业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高层颁布的这些政策中,都重点提及了减少临床护士不必要的书写负担,并尽量减少重复性的考核、竞赛等,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服务。
护理工作是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柱,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就医体验。
因此,深入分析改善护理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改善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总之,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全国各地坚持 “以患者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护理服务。
未来,通过应用AI技术,可以大量降低医疗环境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和时间。
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还使医护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护理服务工作中,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伴随着未来政策落地以及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医疗行业的和谐发展。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