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写2018年的论文,但其中的观点应该还可以借鉴和参考,一些观点也值得深思,“智慧型老年服务”现在被智慧健康养老所替代,市场也更加火热。
近年来,“智慧型老年服务”一直被看作是老年服务的“高精尖”的项目,得到了有关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和全社会的青睐。尤其是2017年,工信部、民政部、卫计委出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之后,全国更掀起了智慧健康养老的热潮。《计划》中选择了第一批53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82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和19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开展起相关的试点工作。2018年,又增加了第二批26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48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乡镇)和10个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看起来,智慧型老年服务是前途一片光明。
1.智慧型老年服务的发展历程
虽然一般来说,在官方文件和媒体传播中,用的都是“智慧养老”这样一个名词。但严格说来,“养老”一词,以学术的眼光看,很不严谨:谁养谁?何况这个“养”字,完全让老年人处于一种尴尬的“被动受养”地位,这与当前的国际共识是背道而驰的。同时,这个“养”字更不受老年人群体本身的待见。在不同的场合,曾听到前卫生部部长高强、人口学家邬沧萍、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等发表过反对意见。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这个关键词正名为“智慧型老年服务”。
关于“智慧型老年服务”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相关的概念源自“智慧城市”。2008年,IBM提出了建设“智慧地球”的理念。两年后,IBM又将此理念落实到“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上。IBM提出:智慧城市的核心将是建立一个由新工具、新技术支持的,涵盖政府、市民和企业的新城市生态系统。这个新的城市生态系统中,将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人群、 智慧居住、智慧管理……统统囊括在内。由此可见,老年服务自然也难逃“智慧佛祖”的手掌心,因此也就成为智慧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了。另一种说法是:“智慧型老年服务”是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最早提出来的。当年,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的新概念是“全智能老年服务系统”,其目的是,打破固有的时间和空间束缚,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高享受的服务。
在这里,要强调的是,老年服务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这又是国际社会的共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一直倡导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出台的一系列与老年服务相关的文献中,也都一再表达了同样的价值理念。
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型老年服务必须是上述国际共识融合现代科技的产物。为此,我们尝试提出一个定义,即智慧型老年服务以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等国际共识为基本理念,以智能化、机器人、网络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面向居家老人和老年服务机构提供的快捷、高效的现代服务体系。
在这里,还须强调的一点是:智慧型老年服务必须被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非一个以“高大上”为标榜的一成不变的静态事物。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前的前沿科技和信息技术正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同时社会结构和人口结构也正处于激烈的变迁之中。如果我们以凝固不动的眼光去看智慧型老年服务,必然会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很快地落伍。
2.智慧型老年服务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等国务院职能部门的联合推动下,智慧型老年服务的试点工作有了较快的进展。综合各地区、各部门的情况,以服务目标来划分,相关的服务大致可划为两大类,即满足需要和防范风险。当然也可能还有第三类,即同时兼具上述两类目标。
满足需要的智慧型老年服务,因为要接地气,比较成功的一般都趋向社区化。虽然现在的智慧型老年服务都以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为互动的桥梁,但满足需要的服务一般还是要分为线上和线下,即线上沟通,提出需要;线下供给,服务上门。这样的模式会受到服务半径的约束,通常以坐落于基层社区的老年服务中心为基地,向有需要的居民家庭辐射,否则服务的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难以承受。
防范风险的智慧型老年服务,主要是针对各类可预计乃至不可预计的风险的监控。一般来说,现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的服务范围,似乎已经超越环境条件的约束。譬如老人使用可穿戴设备,只要能够上网互联,就可以在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上实现实时监控。当然,还有一种思路,就是把老人住所中的生活设施设备尽可能地智能化,形成物联网。但这样的智能化方案恐怕价格不菲,在经济上目前尚且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得了的。另外,现有的设施设备的智能化、傻瓜化程度不够,老年人操作起来恐怕也有困难。
还有一些更加高精尖的项目,就是用大数据、云计算来研究分析老年人的需要与供给,这显然是一个很时髦、前卫的发展思路。但现在大多仍然处于研究摸索的阶段,成熟的产品较为罕见。同时这个思路会牵涉一些不太好解决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恐怕一时间难有建树。
3.智慧型老年服务存在的问题
虽然智慧型老年服务已经被炒得很热,但真正能在现实生活中起到作用的还是并不多见,大部分尚在摸索之中,也有少部分是在忽悠。一般来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即名实不相符,线下不匹配,见物不见人,低层次重复。
所谓名实不相符,即前面所说的“少部分忽悠”。他们名为“智慧”,其实一点也不智慧,乃至“反智慧”。常见的是,用一堆似是而非的现代科技名词糊弄老年人。所谓线下不匹配,是指线上说得天花乱坠,但线下的服务跟不上,甚至根本就是瞎凑合。所谓见物不见人,就是无视老年服务根本上是人对人的服务,虚拟地制造一切服务都可以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取代的“乌托邦”。所谓低层次重复,就是就服务内容而言,很多机构提供的服务与上个世纪末相比,基本上没有进步,无非当时只有电脑、电视、电话……而现在用上了智能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
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基层政府、基层社区和服务机构并没有真正地重视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实际生活需要。虽然也经过“问卷调查”,但抽样方法大多并不严谨。同时,问卷中的选项并不符合实际,而老年人又只能在问卷设定的选项中作选择。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需要”是服务供给者自己揣摩、臆测后界定老年人的需要。最终,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虽然手段花样翻新,但老年人却没有获得感。
4.智慧型老年服务的前景展望
当然,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曲折的,智慧型老年服务也不能例外。何况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智慧”或“智能”来取代“人工”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必须要指出:这种取代为的是降低老年服务的劳动强度而不是其他,因此最终只能是部分取代,而不能完全取代。就像国际劳工组织在其最近面世的一个文件中所说:照护工作的人文关怀和亲情慰藉性质“限制了机器人和其他技术替代人类劳动力潜在的可能性。”
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其实并不会使中国的劳动力到完全不敷用的地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要也会减少。在20—30年后中国老龄化最高峰时,可能还有7亿多劳动力。所以到那时,主要的问题很可能仍然是就业问题。现在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劳动力,到那时年龄也大了,可能又会有类似“40—50”的问题出现,而老年服务可能正是这个劳动力群体较好的就业出路。
按中国的传统,老人劳碌一辈子,似乎老了就该“享福”了。但这对于老年人本身而言,绝非明智的选择。在自然界,用进废退是铁律,国际上关于“废用综合症”的研究给人启发。有研究表明,现代社会颈椎病多发的原因,可能与洗衣机取代了搓板有关,有用手洗衣经历的可以回想一下那时的动作,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世界卫生组织倡导,老年人最好保持做力所能及的劳动习惯——可别让机器人或者别的什么现代技术将老年人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