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中国手术机器人得到全球军方青睐

发布时间:2025-08-06 来源:智慧医械网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上个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办的2025年机器人外科学会(SRS)年会上,一场向全球专家进行的实时直播引起了行业轰动,中国产的思哲睿智能医疗康多机器人®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SR2000,成功完成了全球首次异国双连台、跨洲际、三控制台、多点协作的机器人辅助远程手术。

远程手术患者端由哈萨克斯坦本地医生为主刀,远程指导术者为身在法国和北京的两名指导医生,先后为中国福建患者实施输尿管端端吻合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木图市肿瘤学与放射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的肾肿瘤患者肾部分切除术,开创了远程手术无缝切换连台指导的全新纪元。


转播过程中三地医生团队协作紧密、沟通无碍,分布在欧亚大陆三个不同地点的三个医生控制台之间,控制权的切换如丝般顺滑,毫无卡顿或延迟。支撑这一切的洲际网络全程稳定高效,机器人系统操作精准无误、顺畅自如。三地三控制台之间,医生控制权交接顺畅,高清的手术画面、清晰的音视频信号,在相隔万里的三地之间实现了实时、精准、同步传输。


相关转播实况在医疗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意味着医疗技术平权时代,将由中国手术机器人普及正式打开。同时相关视频内容让全球军方十分振奋,认为这将是军队医疗装备的最佳福音。


中国手术机器人的全场景通信能力,是目前全球唯一实现专线、5G、常规网络、高轨卫星、低轨卫星多模态通信的手术系统,实际上在中国军队早已经开始应用。远程手术可突破地理限制,实现“前线止血-后方根治”分级救治。例如,未来战场通过部署于前线救护所的机器人系统,后方专家可实时指导腹部战创伤控制性手术,降低伤员死亡率。


例如解放军总医院通过5G网络操控3000公里外的手术机械臂完成直肠癌根治术,而高轨卫星可覆盖偏远战区,低轨卫星保障实时数据传输,确保战时或极端环境下手术指令的稳定传输。这种“天地一体”的通信冗余设计,解决了传统远程手术对单一网络依赖的痛点。


另外军队基层单位因兵种不同,医疗装备的配置和医生的医疗水平都参差不齐,中国手机器人通过远程教学与手术示教功能(如5G+AI三维重建),能迅速提升基层军医技能。


同时一些中国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开始采用轻量化、模块化设计,支持车载、野战医院快速部署,其模块化维修体系也适应战时快速更换部件的需求。军队医疗场景常面临高原、海岛、战场等复杂环境。


中国手术机器人的极端环境适应性,,通过抗干扰算法模块化设计(如机械臂防震结构、密封防尘组件)实现稳定运行,在中国军队的多次任务中表现十分出色。例如空军军医大学研发的口腔颌面手术机器人在高原驻军医院完成高难度自体牙移植,机械臂误差控制在0.5毫米内。


另外国手术机器人系统已支持胸腹腔、骨科、神经外科等多科室远程手术。如联勤保障部队批量采购国产腔镜机器人,用于战场创伤救治;妇产医学部通过远程系统为偏远部队医院实施子宫肿瘤切除术,体现“一机多用”的军事价值。


目前的采购公示资料显示,中国的国产胸腹腔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将正式列装军队医疗体系。


据了解,仅2024年中国军队医疗机构就向中国手机器人厂商采购了4单孔手术机器人,今年也已经向中国手术机器人厂商发布了2台单孔手术机器人和8台腔镜手术机器人采购意向。


中国手术机器人也在中国制造的强大助力下,在元器件供应保障上实现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再通过超快的行业生产制造反应速度,产品技术迭代能力,以及全球通讯制式兼容的远程模式,中国手术机器人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中国部队大量装备手术机器人的举动,以及中国手术机器人在全球市场上的出色表现,也引发了全球军方的关注,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军方机构,对中国手术机器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