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手术中,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作为核心手术实施方与患者接收端,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法国IRCAD培训中心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李学松教授和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杨昆霖教授跨越洲际,与省立医院团队紧密协作,共同为一名福建输尿管狭窄患者成功实施了“机器人辅助输尿管狭窄段切除吻合术”。这标志着国际医学合作将迈入全新时代。
▲跨洲际三控制台机器人辅助5G超远程手术全程直播现场
当天16时30分,在省立医院(金山院区)手术室内,国产康多机器人的机械臂在患者体内精准作业。与此同时,李学松教授在远端控制台操控着省立医院的机器人手术器械;杨昆霖教授同步参与关键决策和控制权切换。
负责现场操作的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省立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叶烈夫教授表示:“这是人类首次实现跨洲际、三个控制台、超远程的复杂泌尿外科创新手术模式。”
▲省立医院泌尿外科团队正在操作超远程机器人开展手术
本次接受手术的福建患者因复杂的输尿管狭窄曾面临辗转求医的困境。叶烈夫教授指出:“选择这一病例,正是因其典型性。”他强调,输尿管重建手术对操作精度的要求极为严苛,微小的偏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是检验远程手术系统可靠性的理想“试金石”。
该手术成功攻克了超低延时操作(时延控制在200毫秒内)、跨洲网络稳定性、多中心应急响应三大世界性难题,当法国操作端发出指令时,福州手术台上的机械臂响应几乎同步,误差细微。 这场通过国际顶级学术平台向全球直播的手术,其展现出的精湛技术和稳定表现,赢得了40余国与会专家的高度赞誉。
与此同时,福建省泌尿外科5G远程机器人手术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牵头,联合省内其他9家三级甲等医院共同组建,构建覆盖全省的远程手术协作、实时教学与会诊平台。
叶烈夫教授表示:“世界首例不是终点,而是普惠医疗的起点。”联盟将依托本次手术验证的成熟技术体系,实现两大核心突破:
一是专家能力直达基层,省级顶尖专家可通过机器人系统远程操作县域手术室的高难度手术,让基层患者免去奔波之苦;
二是资源智能调度,建立标准化路径与平台化响应机制,遇疑难病例可即时启动多院协同。
叶烈夫教授以龙岩山区患者为例说明,过去类似病患需辗转福州排队数周,如今在当地医院即可由省级专家远程完成手术,有效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与心理负担。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