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前,业内刚传出老牌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大夫在线”被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收购的消息时,很多人都在猜测蚂蚁集团的战略意图。
大家普遍认为,如果蚂蚁集团只是想借此补齐“在线问诊”的业务拼图,那么把“好大夫在线”纳入麾下确实是条捷径,但恐怕也没什么新的想象空间,毕竟“在线问诊”的商业化一直不太顺利,否则具有先发优势的“好大夫在线”也不会陷入经营困境。
而在1月11日的好大夫峰会上,答案终于被揭晓:支付宝与好大夫的全新组合,剑指“医疗服务AI化”,而现阶段极其火爆的“智能体”则是其中一种主要的产品形态。
回顾2024年,随着“大模型”逐步降温,“智能体”顺利接棒,一跃成为人工智能新的热点话题,几乎所有大厂和创业公司都在发力打造和完善自己的“智能体”平台及应用,并积极推动其在不同垂直领域的落地实践。
在医疗行业,“智能体”同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不仅互医、HIT巨头们纷纷下场,就连一向保持低调的蚂蚁集团也选择在此时携手好大夫入局,显然各家都是相当看好“智能体”的发展前景。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和应对这一波突如其来的“智能体”浪潮呢?
为何会兴起“智能体”浪潮?
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判断清楚“智能体”浪潮兴起的主要原因。
参考Gartner(注:全球最具权威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在今年发布的AI技术成熟度曲线,并结合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观点和新闻动态,我们大致能得出以下判断:
至少在10年之内,“通用人工智能”都不足以达到成熟状态。
这就意味着,所有已经在“大模型”上押了重注的资本和企业,必须尽快从卷技术参数的“百模大战”漩涡中抽身,为自建“大模型”找到更明确的落地场景、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借此不断提振所有利益相关方的信心。否则在接下来一两年内,除了少数底蕴深厚的大厂和耐心十足的产业资本,绝大部份玩家恐怕都会因为弹尽粮绝而被迫出局。
而“智能体”之所以能成为市场主流选择,是因为在需要疯狂烧钱又充满不确定性的AI赛道,“智能体”是一个看上去还算靠谱的选项:
有理论基础:“智能体”并不是某种横空出世的新事物,而是从AI技术诞生即出现的概念,在业内许多经典著作和文献中都有所论述。对于企业而言,在有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投入资源探索创新,总体风险相对可控。
有权威背书: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技术大咖和商业巨擘都曾公开表态看好“智能体”的未来发展前景,而他们投资经营的企业也确实在开发推广“智能体”平台,从而在市场上形成了示范效应,影响着其他玩家的选择。
其实市场上并不乏质疑“智能体”路线的声音。
比如在一些质疑者看来,类似“智能体”的产品在过去若干年间已经有了不少实践案例,无论是用户评价还是商业回报,都远远低于预期。然而这些声音的存在,并没有影响玩家们在“智能体”方向发力,因为质疑者们暂时并未给出比“智能体”更好的替代方案,而已经入局的企业则必须尽快做出选择。
当然,原OpenAI安全性副总裁翁荔(Lilian Weng)在那篇著名博客LLM Powered Autonomous Agents中提出的“智能体”公式,也确实压制了不少质疑的声音,让许多人对“大模型”加持下的新一代“智能体”充满期待,也形成了现阶段市场对“智能体”相对统一的认知。
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智能体”浪潮骤然兴起。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评价:“智能体”浪潮是人们对于“大模型”的侧重点从技术参数转向落地应用的阶段性产物,是AI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一种积极探索。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部分参与这波浪潮的玩家只是相信“智能体”大有可为,但恐怕还没来得及思考清楚,自己研发的“智能体”如何创造业务价值和构建商业闭环。即便上面提到了OpenAI的引领作用,可事实上整个行业对于OpenAI及大模型本身,也在一个祛魅的过程中,心态更像是“不可不信,不可尽信”。
因此未来几年内,低水平“智能体”平台和应用的泛滥也在预期之中,市场需要经历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
在医疗行业,“智能体”应如何发展?
由于“智能体”浪潮刚兴起,而且舆论普遍认为2025年会迎来“智能体”的大爆发,所以目前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对于“智能体”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大厂也纷纷上线了各种类型的“智能体”。
但从局外人看来,整体推进显得没有什么章法,似乎哪个板块、哪个业务可以用“智能体”就立刻尝试,颇有种“举着锤子找钉子”的即视感。
这种情况在新技术横空出世的阶段并不罕见,但如果战略决策者要理性认识和指导“智能体”的建设,需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如果我们把“智能体”想象成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助理”,那么不妨通过梳理这个“助理”与行业内既有角色的关系,建立这样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
一般来说,“强化”是为了提高效率和改善质量,“替代”是为了降低成本和优化体验,“新增”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需求新场景。(需要注意的是,这三者之间并没有绝对清晰的边界,也可能相互作用和转化。比如,对某些角色“强化”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弱化另外一些角色,导致其逐步被“替代”。)
按照上述框架,我们就可以从业务的角度出发,推测医疗行业“智能体”的发展方向:在经历初期的野蛮生长之后,“智能体”会理性回归到基本的业务和商业逻辑中,“强化”核心业务角色的能力,“替代”边缘角色和重复性工作,并通过“新增”的业务场景和角色打开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2024年9月支付宝发布的“AI健康管家”为例:
在传统业务中并没有“管家”这个常设角色,但几乎所有入局的企业都推出了类似的“智能体”,主要为用户提供医学或健康建议,同质化非常严重。支付宝由于在医保支付领域深耕多年,所以会增加“医保问答”这样的小工具,与竞品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化。
之所以“新增”这样一个角色,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战略目的:
短期快速抢夺“用户入口”:一直以来,搜索引擎都是用户寻找医疗资源和解决方案的第一选择,比如互联网时代的霸主百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贵小红书等。随着AI时代到来,用户的搜索习惯或许会发生颠覆性转变,其他企业终于有机会再次抢夺用户的医疗“入口”,因此“AI健康管家”之类的智能体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中期搭建“智能体平台”:如果“智能体”发展顺利,那么一个“智能体”平台就会变成AI时代的App store。作为医疗健康主平台的“AI健康管家”,不仅可以汇聚大量的开发者和“智能体”产品,还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授权机制,组织调动这些“智能体”共同发挥作用,以多智能体(Multi-Agent)模式提供多样化服务。
长期探索落地“AI医生”:由于政策法规限制和严肃医学的低容错率,“AI健康管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无法替代医生。但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对未来的憧憬,即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个掌握丰富医学知识、可以不断自我学习进化、并能够随时随地与用户互动对话的“AI医生”。彼时困扰医疗行业的一个核心问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和分配不均衡,就可以得到极大缓解甚至彻底解决,潜在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可估量。一些明星AI创业公司(比如王小川的百川智能)愿意All-in这条赛道,就是在豪赌AI能够解放医疗生产力,从而支撑起巨大的想象空间。
在医疗行业,医生是最重要的角色,因此“智能体”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有效赋能医生,尤其是高水平的专家。
虽然支付宝选择了“医生AI助理”这个名称,但业内流行的“医生数字分身”在表述上似乎更为贴切,因为这种“智能体”的本质就是复刻一个虚拟的医生,让患者感觉自己能够随时随地与该医生交流。
表面上看,这类“智能体”是典型的to C应用。但问题在于,患者通常希望得到更明确的医学诊断,能够直接与该医生远程对话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尚且不能满足该需求,方兴未艾的AI医疗更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此,这类“智能体”实际是一个to D(或to小B)应用,其最实际的价值是帮助医生管理和维护自己的患者,有点类似于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的“医生工作室”模块,只不过增加了“虚拟人形象”“个性化语音”“模拟通话界面”等提升用户体验的设计。
支付宝的“安诊儿”是为浙江省卫健委开发的“智能体”,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宣传的标杆产品,官方定位是居民的“专属数字家庭医生”,可以回应任何与医保、疾病、用药相关的问题。
尽管定位是“数字家庭医生”,但这类为医院、卫健委等实体机构开发的“智能体”,看起来更像一个AI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希望逐步替代的是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部署的官方应用,比如官方网站、App、小程序等,不过这个过程会异常艰难,最现实的结果大概率是“智能体”与其他应用并存。
相对亮眼一些的是“智能体”在医院端的落地应用,比如AI陪诊。对于不常就医的患者来说,可视化的动线指引确实会带来方便。如果“智能体”还能够与医院系统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智能体”在规划、执行方面的价值,那么患者就可以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院内设置的一些冗余角色也能被逐步替换,或者极大减少某些角色的额外工作量。
综上所述,随着“智能体”的日益成熟,医疗行业不同场景下的角色会不断面临“强化”“替代”与“新增”,包括但不局限于支付宝所做的这些尝试。而驱动这一过程的核心力量,应该是所有玩家都在思考的话题:商业化。
怎么实现医疗“智能体”的商业化?
尽管“智能体”的发展如火如荼,然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大家对于“智能体”的商业化路径并没有达成共识,整体上处于“先快速布局,再逐步探索”的阶段。
如果我们进行简单归类,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流派:
一个流派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大平台,他们其实并不过分追求“智能体”本身的商业化,而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创新的产品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与平台自身的资源禀赋相融合,探索出除了“卖药”之外更多的可能性,弥补“互联网+”时代在医疗服务领域能力提升略显不足的遗憾。
对于这样的巨头玩家们来说,如果能够通过“智能体”把AI与医疗服务深度整合,让医生和患者获得全新的问诊体验,并由此为AI时代平台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奠定基础,那么“智能体”本身完全不用急着商业化,甚至可能根本不必考虑商业化,而更可能是内化为平台的一种能力。
另一个流派主要包括中小平台和创业公司,由于他们不具备大平台深厚的资金和资源底蕴,因此需要在“智能体”的热度攀升期内,尽快找到商业化变现的路径,以回应市场和投资人们的关切。事实上,按照上述简易模型思考“智能体”的发展方向,就是在为商业化提前布局。因为只有能够真正创造业务价值,“智能体”的商业化可能性才更明确。
既然业内还没达成共识,我们不妨以to B和to C的经典逻辑,开放性地探讨“智能体”的商业化路径,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总的来说,无论是在B端还是C端市场,“智能体”都可以为用户创造价值。“智能体”在B端商业化的可能性要超过C端,同时C端市场的想象空间要大过B端。换句话说,B端市场胜在稳定性,C端市场胜在爆发性。
■B端市场:公立医院有望成为大客户。
公立医院在经历了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医疗两个大的技术升级周期后,再提升的空间非常有限,只能做一些规模很小的修修补补。所以近几年的信息化相关预算,主要集中在医联体、医共体系统的建设项目上,而这些项目的周期并不长。
因此,引入以“智能体”为代表的AI产品,升级甚至一定程度上重构医院的系统,是各方都乐见其成的新一轮技术升级。前提是“智能体”确实可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结果,且与医院原有业务和技术体系能够融合。
在这个战场上,两类企业会占据先机:一类是与医院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方面有深度合作的企业,比如大型HIT厂商;另一类是拥有深厚AI技术积累和国民级应用推广渠道的企业,比如老牌互联网巨头BAT。相比而言,前者入局的信心可能更坚定,后者则需要考虑是否愿意做辛苦的医院生意。
此外,如果我们把医生群体视为小B端,那么定制化开发的“医生AI助理”也有望成为一项付费产品。不过按照行业惯例,直接付费方大概率不是医生本人,更可能是以下几方:
医生就职的医疗机构:把面向医生的“智能体”放在医疗机构的大服务包里,优势是能够与医疗机构的“智能体”实现联动,打通内部数据和业务流程,劣势在于目前开拓机构客户的速度恐怕不会太快,需要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成熟的服务体系支撑。
药械企业等第三方:由第三方为医生买单是业内常规操作,优势在于更容易直接和医生达成商业合作,但考虑到目前的医疗反腐大势,各方都需要高度重视潜在的合规风险,避免让“智能体”成为新的利益输送渠道。
开发“智能体”的平台方:一定时期内,由平台为医生提供免费的“智能体”也是一种方案,而且很可能是主流互联网医疗平台的首选方案,以快速推广自身的产品和服务抢占市场份额。如果能够与“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平台既有业务形成合力放大商业价值,那么也不排除永久免费的可能。
■C端市场:软硬件结合+开拓新场景。
目前医疗行业这些“智能体”产品,基本都不具备直接向C端收费的可能,这与互联网医疗平台面临的窘境相似:除了娱乐场景,人们更倾向于为实体产品而非虚拟服务买单。
然而与互联网医疗不同的是,“智能体”从一开始就不只是个软件概念,对硬件产品的感知和控制是“智能体”原本就具备的属性。因此,与硬件的融合是“智能体”向C端市场拓展的关键战略选择,典型的例子包括智能驾驶汽车、全屋智能家居等。
传统的健康类可穿戴设备或许值得被重构,因为它们通常都是按照既定模式运行,并不具备“智能体”的观察、反馈、执行等能力。结合了“智能体”的可穿戴设备,有希望为用户提供真正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同时由于人机交互模式的变革,用户可以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时,我们就不再局限于特定的场景(比如医院)和特定的时刻(比如生病),而是可以探索在家庭、学校、职场等更多场景下“智能体”的应用,以及在同一场景下眼镜、耳机、手表等多个“智能体”的协同。
或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畅想医疗健康类“智能体”与智驾等其他“智能体”的交互。比如,当驾驶时司机忽然晕眩,汽车就会自动找安全位置停靠或直接驶向附近医院,是不是很有想象空间呢?
要实现这一切,自然需要AI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某天可以让“智能体”之间的交互更丝滑更可靠。不过,对于大部分更擅长在应用端做文章的国内企业来说,能够尽早在特定的场景下,验证消费者真的愿意为这样软硬件结合的“智能体”付费,以提振资本和团队信心,或许更为重要。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