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人工智能的崛起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崛起可谓势不可挡。近年来,其技术成就斐然。在医学影像分析方面,AI 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各种医学影像中的病变特征。截至 2023年10 月31日,国内已有118款智能软件获得市场准入,仅2023年前10个月,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审评审批数量已至44个。例如,对肺部 CT 影像进行分析,识别肺部结节,判断其是否为恶性肿瘤,其准确率不断提高,甚至能超过部分经验不足的医生,有助于肺癌的早期筛查。
在疾病诊断与预测方面,AI 通过对大量心电图数据的学习,可以检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为医生提供诊断参考,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基因数据等多源信息,建立疾病预测模型。如预测糖尿病患者未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在医疗辅助决策方面,AI 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历资料以及医学知识库,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的建议,包 括药物选择、手术方式、治疗疗程等,辅助医生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智能病历系统还能自动提取和分析患者病历中的关键信息,生成结构化的病历报告,帮助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病情,减少病历书写和查阅的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医疗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和更快的康复速度。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人工智能将在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
(一)以患者为中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智慧医疗正从临床信息化向区域医疗信息化转变,实现了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的重大转变。在过去,医疗的重点往往放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而现在,患者的整体需求和体验成为了核心关注点。这种转变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在智慧医疗的推动下,患者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了医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例如,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患者可以实时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如体温、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并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管理。同时,患者可以通过医疗物联网,将自己的健康数据上传至云端,医生可以随时查看患者的健康状况,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其次,智慧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移动医疗 APP 等方式,患者可以方便地预约挂号、查询检查结果、在线咨询医生等,大大节省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此外,智慧医疗还实现了远程医疗,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医生进行远程会诊,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最后,智慧医疗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在疾病的早期,医生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地及时扼制住疾病苗头;在确诊之后更要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帮助,理解患者的处境,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健康状态,而不是过分关注疾病,降低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
(二)应对挑战
智慧医疗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技术风险,智慧医疗系统的良性运行依赖于安全规范的智能技术,技术的不安全和不规范是导致潜在风险的主要因素。例如,数据泄露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个人隐私受到侵犯,影响患者的信任度。
其次是不平等问题。算法数据的不全面及企业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可能导致算法偏见,造成新的 “数字鸿沟”。部分掌握数据和技术的群体有机会实行 “数据霸权”,从根本上造成不平等、不公正的现象。
再者,智慧医疗法律保障不健全。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操控的数据安全、信息管理、知识产权等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给智慧医疗行业发展带来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最后是技术操控下的患者权利救济困境,包括数字弱势群体权利保障困境和智慧医疗的归责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以人为本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首先,要保证智慧医疗技术安全,加强技术研发和监管,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其次,实现智慧医疗普惠共享,打破数据壁垒,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智慧医疗带来的便利。再次,完善智慧医疗法律保障,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最后,畅通患者权利救济渠道,建立健全患者权利救济机制,确保患者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医疗人工智能的具体案例
(一)人工智能 + 3D 打印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与 3D 打印技术的结合在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优势。山东省立三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采用 “人工智能 + 3D 打印技术”,为一例左膝关节畸形患者施行膝关节置换术。通过影像中心的薄层 CT 扫描,获得患者下肢准确数据,借助电脑人工智能软件分析数据,提前预判及处理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然后应用 3D 打印机将设计的模型骨及导板打印出来,在手术中进行参考及定位,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手术过程中,医生在暴露关节后,直接使用手术导向器与患者的关节面匹配,进行切骨操作,无需传统手术的复杂步骤。置换的膝关节假体与患者的真骨高度贴合,手术用时约 3 小时,顺利完成。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迅速,伤口愈合良好,肢体外观及功能彻底改善,3 天后便康复出院。科技以人为本,人工智能、3D 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手术治疗效果,让患者最大获益。山东省立三院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团队一直致力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和先进医疗技术在骨科诊疗中的应用,努力为患者带去更精准、安全、高效、微创的诊疗体验。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关节与运动医学外科在精准医疗数字化技术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人工膝关节置换水平再上新台阶,为更多膝骨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二)自动生成诊断记录微软旗下 Nuance 公司推出的环境临床工具 “龙环境体验快车”,通过人工智能记录医生和患者的对话,自动生成诊断记录。在现代医院中,医生除了诊断治病之外,最花费时间的工作是写诊断记录,一个住院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诊断记录是厚厚的一本。这非常花费医生的时间,调查显示,医生每周需要花费额外 15 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这样的文书工作,超过 90% 的医生对这项文书工作感到精疲力尽。而 “龙环境体验快车” 极大地减少了医生的文书工作时间,使得医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给更多的患者看病,这也极大地增加了医生的休息时间,事实上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供给。医生不再需要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诊断记录,只需要在人工智能生成的诊断记录上稍作修改即可完成繁杂的文书工作。在今年举行的全球健康大会上,环境临床记录这项人工智能技术是此次大会的主题,相关厂商的展台前挤满了各大医院的买家。自 2023 年 3 月推出以来,“龙环境体验快车” 已经在超过 200 家医院得到应用。2021 年微软以 1152 亿元收购了 Nuance 公司,这笔金额超过 A 股医疗龙头恒瑞医药总市值的三分之一。微软的这一举措,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四、未来展望
(一)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人工智能在未来将呈现出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在算法方面,深度学习技术将不断优化,提高对复杂医疗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分析精度。例如,通过对大量医学影像数据的学习,AI 算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识别微小病变,为早期疾病诊断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多模态数据融合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结合医学影像、临床数据、基因数据等多源信息,构建更加全面、准确的疾病预测和诊断模型。
此外,人工智能与物联网、5G 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将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医疗的进一步发展。患者可以通过智能穿戴设备实时上传健康数据,医生可以远程监控患者病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二)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整个医疗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将提高医疗效率,减少医生的工作负担。医生可以借助 AI 辅助决策系统,更快地做出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其次,医疗人工智能将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分配。通过远程医疗和智能诊断技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获得与大型医院同等水平的医疗服务,缓解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此外,医疗人工智能还将推动医疗模式的转变。从传统的以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医疗模式转变。患者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自己的医疗过程,通过可穿戴设备和移动医疗应用,实现自我健康管理。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医疗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随着医疗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共享,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重要课题。需要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手段,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其次是伦理和法律问题。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涉及到患者的隐私、自主权、医疗责任等伦理和法律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规范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最后是人才短缺问题。医疗人工智能需要既懂医学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建立跨学科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水平。
二是加强伦理和法律研究,制定完善的伦理准则和法律法规。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跨学科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医疗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挑战。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以人为本的医疗人工智能,以患者为中心,注重患者的整体需求和体验,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通过具体案例和线上讲座,我们可以看到医疗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白皮书的发布为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和方向。未来,医疗人工智能将继续发展,呈现出更加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我们也需要面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医疗人工智能将为人们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