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观点

智慧医院信息化未来发展趋势思考

发布时间:2024-03-18 来源:HIDCA专家网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取得快速发展,医疗信息化对医疗行业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2021年,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行动(2021-2025年)》,提出重点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医院。把信息化作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构建电子病历、智能服务、智能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信息系统。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时代的发展对公立医院的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十四五”期间,国务院、国家卫健委等部门先后发布了《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家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和《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国家卫生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等相关规划明确以国产化替代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

2023年,医疗行业将成为数字化建设的关键。202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各地逐步响应“十四五”相关规划,国家卫健委明确了智慧医院的中心理念和方案思路,为智慧医院指明了发展方向。
综合考虑医院外部环境冲击和内部发展倒逼的多重因素,未来医院信息化发展具有五大趋势:一体化、平台化、互联网化、区域化和无纸化。智慧医院需要“信息系统+人工智能平台+医疗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等”软件系统支撑。


智慧医院概念

智慧医院的范围主要包括医护人员的“智慧医疗”、患者的“智慧服务”、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三大领域。智慧医院将互联网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

目前,我国智慧医院建设有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基于个体医院的智慧医院;

二是以智慧医院、医联体为基础的智慧医院集团;

三是覆盖一定区域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处于基础发展阶段,未来目标是实现整个医院服务体系的全智能化覆盖。

(1)一体化:主体系统的一体化,整合专科电子病历并集成异构系统。

一体化包括医护一体化构建、财业一体化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构建,如武汉同济医院设置了20多个临床共享服务中心,包括放射科集中阅片、心电诊断中心、跨园区标本流转,可节省设备和人员投入,优化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实现科室的同质化管理。

(2)平台化:SaaS云部署支撑多机构多法人的业务云平台,建立各类共享中心。业务系统应实现平台化构建。

通过平台化部署与能力输出,让新医院信息化建设像淘宝开店一样快捷简单。比如武汉同济医院在短时间内帮助方舱医院构建信息化体系。

(3)互联网化: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的诊疗服务,建立医生和患者的门户。

武汉同济医院在疫情期间完成30万笔互联网诊疗、10几万笔药物配送,互联网医院及远程医疗需要思考几个功能维度:统一运营管理、统一的质控与监管、统一的患者门户、资源的调度和使用。

(4)区域化:由此拓展成由政府主导和监管下的医共体模式,形成多级诊疗和医技共享服务中心。

医院信息化发展将从单体医院往区域分级诊疗方向推进,通过互联网+技术助力区域内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5)无纸化:无纸化建设降低耗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杜绝疾病传染。

疫情快速推进了两件事:一是互联网医院,二是无纸化。为避免交叉感染,武汉同济医院在疫情期间实现全院无纸化,包括门诊无纸化、住院无纸化、办公无纸化。通过全面无纸化,完善了信息闭环,可减少耗材成本、降低管理成本,降低院感风险。

作为改善医疗服务的重要抓手,信息系统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设与改革医院信息系统,依然是医疗信息化人需要继续深入探索与研究的课题,且任重而道远。


智慧医院建设规划

1、构建智慧医院信息化总体架构,支撑医院战略发展目标

根据信息化总体建设战略目标的要求,完成医院信息化整体建设思路和设想,构建智慧医院信息化总体架构,支撑医院信息化与业务战略的协调一致,确定医院信息化整体建设的框架和原则,加强医院信息化顶层规划、设计与管理。

2、创新临床一体化智慧医疗应用建设,促进诊疗业务高效运转

实现临床一体化创新整合,实现场景化数据组织和智能化数据管理。临床应用不受传统业务流程的束缚,业务系统以为临床服务为出发点,对各业务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融合。如整合工作场景,提供用户统一的操作平台和界面;将临床辅助需要的病历信息、检查检验结果信息进行有机集成并展示;针对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实时提醒等。

3、深化信息系统资源整合,构建医院信息系统平台,整合数据资源

(1)建立集成平台、临床数据中心,实现系统间的松耦合以及临床数据的集中化存储,为医院的整体运营提供统一的平台,实现数据统一展示和有序的 检索服务 [2],为医院的日常管理临床业务的发展以及未来县域医共体内数据互通、共享等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以 CIS、EMR、NIS 为基础,全面构建医院主数据结构,统一并规范各系统共享数据的标识与内容,为系统之间互联以及更好地支持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3)建立 EMPI 患者主索引系统,满足跨系统、跨区域的医疗信息交换共享和建立个人身份识别,统一管理的需求。

(4)以临床数据为基础,构建实时的临床数据中心和数据仓库,建设医院数据分析平台,全面支撑面向数据分析挖掘的整合体系建设。

(5)通过医院信息平台和临床数据中心相关应用,展现患者在区域内的完整诊疗信息,保障医院历史数据,保护数据资产。

4、建立护理业务智能化服务体系,提升护理 SOP

护理行业的未来发展,已经从医嘱执行、生命体征测量、护理文书记录的操作模式,面向以患者为中心、以护理质量为核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转变。通过智慧病区的持续推进,进一步转变传统工作模式,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满足临床护理实践发展的需要。同时利用移动终端与临床护士站的一体化运营,全面整合护理数据的自动采集、执行闭环、数据运维以及床旁监控,实现护理工作的计划性管理和任务型导向,提升护理安全和效率,使得护理工作、医疗工作以及全过程的质控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5、构建物联智慧服务网络,实现多角色可视化沟通

基于WIFI、蓝牙、UHF 定位、医疗遥测和物联识别等技术,建设医院物联智慧服务网络,帮助医院实现智能医疗和智慧管理工作。借由数字化、可视化模式,将医生、护士、患者、设备、药品等联接起来,实现患者的诊断、治疗、护理、手术、用药等全流程可追溯,形成患者端到业务系统到支撑系统的高效对接。


基于平台的智慧医院架构设计

信息化转型带来 HIT 新架构,医院智慧化转型正在以流程为核心转向以数据为驱动的新架构模型,如何充分发挥数据的价值,实现以数据驱动支撑管理决策 ,是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试行)》和《智慧医院示范建设评价指标》等文件指导,建设信息集成平台是实现院内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有效形成信息化建设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交互规范、共享文档归档,从而进一步构建临床数据中心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家卫健委《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医院集成平台相关标准与规范,其按照 SOA 的设计理念,采用组件化、松藕合的设计思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与医院管理中心信息平台之间的互操作平台。基于 SOA 和 IHE(医疗健康信息集成规范),采用HL7 和 Web 等服务方式将传统点对点、模块对模块接口方式转变为基于中间件的总线模式,让各业务系统之间以统一的协议、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交互框架、统一的安全认证实现系统集成,提高流程标准化、自动化和可靠性 。信息集成中服务总线相当于医院医疗信息交换层,起到医院间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的中间件作用,支撑医院管理中心横向业务系统消息交换和信息共享。

医院内的信息系统如 HIS 系统、CIS 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影像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业务主系统和前置审方、合理用药等辅助平台均通过信息集成平台进行信息交换。平台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自动形成数据共享库,实现数据共享与利用、消除信息孤岛、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质量和内部数据的一致性。通过信息平台的建设,将原先分布在各异构业务系统的信息交换整合到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实现医院各科室之间、医院主管部门之间信息的互联互通,优化医院业务流程,提高患者的医疗安全和质量 。同时建立医疗交换业务操作数据库 ODS,基于交换业务操作数据提供各种数据共享服务,各异构系统通过调用平台提供的服务实现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业务流程的整合和系统融合。

智慧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由业务应用系统、信息交换层、平台资源层、平台应用层构成,包括信息目录库、基础信息库、业务信息库、临床文档信息库(Clinical Data Repository,CDR)、交换信息库、操作数据存储 ODS 、数据仓库、对外服务信息库、智能化管理信息库等信息资源,具有平台基础服务、电子病历整合服务、电子病历档案服务、与区域信息平台的交互服务、信息安全及隐私服务等功能。基于消息引擎的ESB 企业服务总线技术使医院不同业务系统之间实现统一集成、资源整合和高效运转。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