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观点

2023民营医疗:疫后复苏开启,看好诊疗恢复与“创新”重启

发布时间:2023-01-30 来源:诊锁界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3年,疫情管控措施取消,经历过去3年的就医习惯培育、民众医疗服务体验提升,加上民营医疗渗透率提高,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包括口腔诊所、眼科医院、眼视光连锁等专科医疗、中大型医馆、中小型社区中医连锁、中高端社区综合门诊等医疗服务终端,将迎来标准化、集团化发展的快速热潮。

01疫情导致诊疗量波动,2023迎来复苏反弹



2022 年疫情反复且总体管控较 2021年更严格,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开展 受阻影响到短期基本面,尤其是牙科、眼科等相关消费方向的项目在客流层面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不放开没客户,放开没同事”在医疗圈广为流传,成为圈内人自我消玩笑
疫情管控措施较大程度影响了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行,导致部分公司业绩承压。代表性的公司如国际医学(2022Q1-Q3 营收-6.5%,归母净利 -30.8%)、爱尔眼科(2022Q1-Q3 营收+12.5%,归母净利+17.6%)、通策医疗(2022Q1-Q3 营收+0.14%,归母净利-16.9%)以及大多妇儿医疗和未上市的综合性医疗集团
健康意识的增强及慢性病病例的激增促使人们尽早发现并采取主动预防措施是推升就诊人次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全国诊人次已从 2016 年的 79.32 亿人次增长至 2019 年的 87.20 亿人次,期间复合增长率为 3.2%。疫情影响 2020 年中国医院门诊量和住院人次大幅下滑,2021年医疗服务数据大幅反弹,但 2022 年初以来的疫情继续对医疗服务形成较大压制。
微信图片_20230130103524.png
疫情管控不断优化,医疗服务复苏在望
进入 12 月份以来,全国多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涉及核酸、出行、 就医等如:不开展常态化检测实行愿检尽检,乘坐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阴 性证明,通过药店购买―四类‖药品人员不再要求核酸检测和赋码促检。二十条 和新十条出台标志疫情管控向常态化迈进。2022 年 12 月 26 日疫情联防联控 机制综合组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安 排自 2023 年 1 月 8 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预计随着近 期疫情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民营医疗服务的诊疗需求也有望快速恢复。

02老龄化、负增长,民营医疗前景展位




老龄化程度继续加深推动医疗需求增长
2021 年 65 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为 14.2%,比 2020 年上升 0.7pct,老龄 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龄化提升医疗服务需求,根据《2020 年中国卫生健康 统计年鉴》,2018 年调查地区居民 55-64 岁、65 岁以上人群两周就诊率分别 为 32.7%和 42.6%,显著高于 55 岁以下人群,人口老龄化将显著提高医疗服 务需求,老龄化及就诊需求推动医院门诊量及住院人次稳定增长。
202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中国人口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微信图片_20230130103528.jpg
消费型治疗支出占比逐年上升
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及健康意识的提高,促使医疗市场由疾病驱动的市场 (治疗)转型为健康驱动的市场(预防)。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消费型医疗服务的总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人民币 3191 亿元扩大至 2020 年的人民币 883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22.6%。2021 年至 2025 年,预期将以 22.9%的年复合增长率加速增长,到 2025 年底达到人民币 2.3万亿元。
社会办医比例稳中有升,民营医疗的成长大势所趋
2015-2021 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由14518 个上升至 24766 个,年复合增长达到 9.31%,2014-2019 年间民营医院营收规模由 1617 亿元上升至 10186 亿元,年复合增长达到 20.21%。
微信图片_20230130103531.png
我国社会办医比例长期上升的趋势,其背后的底层逻辑一方面在于医疗服务供给的缺口仍旧巨大,尤其在老龄化大背景下,公立医疗虽然大而强但仍有涉及不到的地方需要资本的力量加以补充,另一方面,民营医院创收的复合增速要远高于数量的复合增速,证明民营医疗行业长期内生增长也有所保障,其背后是医疗质量的提升和医疗需求的释放。因此,我们认为待疫情扰动消除后,民营医疗服务仍旧有望维持较快增长,行业成长的确定性高。

03政策友好、眼科口腔等市场空间大



政策鼓励社会办医方针不变
在长期指导性文件―健康中国 2030‖中规划未来应优化多元办医格局,利 于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优化多元办医格局。目前行业政策和竞争格 局一方面鼓励高质量的社会机构积极投入办医的行列,另一方面将继续加强 医疗机构的监管,有利于提升社会力量办医的品种,也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 对民营医院的―负面‖看法。
从 2021 年的政策文件来看,国家层面鼓励社会办 医的政策方向不变;从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 发展的意见》、人大通过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 等政策高度来看,支持社会办医是已经奠下基调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继 2021 年《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方案》出台之后,各省市陆续发布医疗 服务价格调整目录,带来不同程度的医疗服务价格调升,带来政策边际改善 的利好信号。
2022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22 年重点工作任务》再次明确支持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并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社会办医是我国医疗的重要补充,有利于提高群众就医的可及性,国家对社会办医的支持态度是一贯的,在新医 改形势下民营医院发展也将迎来新机遇。
眼科医疗服务日趋集中,民营机构发展动力强劲
眼科医疗服务呈现连锁化、集中化、差异化趋势:眼健康是国民健康的 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类电子产品,尤其是近距离观察类电子产品的大规模普及应用、人们工作生活压力加大,我国眼科疾病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眼 病已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9 年我国眼科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到 1.28 亿,同比增长 8.9%;其中,民营眼科医疗机构的门诊就诊次数由 2015 年的 2260 万人次增加至 2019 年的 3530 万人次,CAGR 为 11.8%。
眼科医疗服务规模在近年来实现快速提升,由 2015 年的 730 亿元提升 至 2019 年的 1275 亿元,并预计于 2024 年提升至 2231 亿元。相比公立医 院眼科,民营医院购臵医疗设备便捷,不需要层层审批,故往往拥有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良好的就医环境,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民营眼科医院就诊。预 计未来眼科医疗服务将呈现连锁化、集中化、差异化趋势(如屈光手术、屈 光性白内障、高端视光业务)。建议关注已经形成一定品牌优势,具备全国化 布局的龙头公司。
口腔医疗服务兼容健康和美学概念,市场增速快空间大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口腔医疗需求开始呈现多元化的 特征,保健、美学修复、就医体验、医疗环境等因素变得日益重要。近年来, 人口老龄化及公众对口腔健康意识的提高,导致中国对口腔医疗服务的需求 不断增长。
根据卫生统计年鉴,2019 年我国口腔专科医院就诊人次达到 4498 万人次,同比增长 12%,近几年保持在较为稳定的增速水平,2009-2019CAGR 为 10%。中国口腔医疗服务的市场持续扩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中国口 腔医疗服务的市场规模由 2015 年的人民币 757 亿元增加至 2020 年的人民币 1,199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9.6%。
尽管受 COVID-19 的影响 2020 年市场 规模略有下降,但预期市场规模将于预测期间内按年复合增长率 19.9%继续 增长,于 2025 年达到人民币 2,998 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130103535.png
种植牙价格专项治理政策落地,政策温和体现劳务价值。9 月 8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 专项治理的通知》,《通知》明确,口腔种植体将进行集采,牙冠进行竞价挂网,种植牙医疗服务进行价格调控。
2022 年 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逐 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明确要求将群众关注的种植牙纳入集采范围。5 月九部委联合印发《2022 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 风工作要点》,部署―规范牙科医疗服务和耗材收费‖。此次决定开展口腔种植 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是口腔医疗降价工作的继续推进,目的是 挤掉种植牙价格水分,此前市场已有预期。
此次通知最终将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 为 4500 元,允许10%~20%的浮动调整;《通知》显示各省份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为例,医疗服务部分的 平均费用超过 6000 元,一些省市费用超过 9000 元。我们认为,以以往 6000 元的平均费用来看,按 4500 元服务费用计算此次降幅目标为 25%,价降幅温和,体现了技术劳务价值、技术水平、风险程度以及资源稀缺性。
随着种植牙集采的推进,整体种植牙治疗费用的下降将有望提升患者治疗意愿从而 提高种植牙的渗透率;种植牙市场分散 80%是民营机构且体量较小,种植牙 集采降价之后,患者对价格敏感性将降低,具有品牌及规模化优势的龙头民 营口腔连锁机构有望实现以价换量抢占市场。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