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财经

上市公司投4500万入局康复,政策利好推动康复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04 来源:诊锁界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健康消费需求升级及国家政策支持等多因素驱动,康复医疗发展的风口来临

微信图片_20220803215255.png

公告中称,根据公司全资子公司山西高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长远规划及业务需求,为满足其长期发展需要,针对目前人们长期心理焦虑等亚健康状态,高科投资拟投资(现金)人民币4,500万元设立山西欣然康复医院有限公司(名称以核准后为准)。


至于本次对外投资的原因,公告中指出,是为了是实现并完成公司战略规划的需要,既有利于公司多元化的发展,又可促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山西高科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主要从事高温窑炉密封保温耐火材料、钢包用耐火材料,以及高温窑炉热修补等产品和技术服务,特种耐火材料的研发制造、销售、咨询和服务的耐火材料制造商,此前没有医疗经验。



01上市公司纷纷跨界入局康复




上市公司纷纷跨界抢滩做康复,主业是皮革的海宁皮城2017年在海宁开办第一家康复专科医院;主业是水产养殖的大湖股份于2020年买下东方华康医疗,入局连锁康复;主业是粘胶短纤、棉浆粕的澳洋科技,2021年以17.4亿剥离化学纤维板块,全力掘金康复医疗行业;电器集团海尔布局大健康产业的第一个自建项目,也是上海永慈康复医院。


同时,房企和险企也在积极布局康复领域。万方发展从房地产业务转型医疗服务并积极拓展康复;泰康也开始设立泰康之家康复医院,探索社区+康复+慢病管理的模式。


除此之外,大健康赛道上的“老将”们也纷纷看中康复领域,想来分一杯羹。药企陆续入场,昆药集团、复星医药、和佳股份、华邦健康、恒康医疗、尚荣医疗、汉森制药、东富龙高调登台抢占康复市场。同时,一些原本专注于妇儿、医养、骨科、肿瘤的医院也开始将康复医疗打造称为特色专科。


与跨界上市公司不同,医疗健康相关的上市公司布局康复医院更多是从产业协同的角度去考虑。但目前来看,这些公司在康复医院的布局上并不理想。



从康复细分赛道划分来看,跨界大资本和大型专科医院都青睐重症康复,重症康复是刚需医疗,医疗属性强,有康复专科特色的强专科业态,服务半径相对较大,能够树立口碑与服务品牌,增加康复收入


财大气粗的上市公司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规模,只能从重症康复入手,通过“买买买”并购整合资源。



02康复医疗需求大增,民营医疗机构的机会来了?




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及毕马威数据显示,2011年-2018年,国内康复医疗服务诊疗人次整体呈增长态势,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数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10.2%和22.5%,预计未来十年,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人口数量增加、康复意识增强及国家对于残疾人康复需求的重视,诊疗人次将以超过历史水平的速度进行增长。



微信图片_20220803215317.png

图片来源:毕马威《康复医疗趋势引领新蓝海》


在政策和资本东风的助力下,康复领域成为今年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常务副会长赵淳曾说过:“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健康消费需求升级及国家政策支持等多因素驱动,康复医疗发展的风口来临,应该积极抓住这一机遇。”


所以,诊锁界认为在未来5年间,康复医疗或将成为基层和社会办医未来市场布局的“香饽饽”。因为康复医疗机构较其他相比投入较低、医疗风险较小,且在这块领域公立医疗体系存在缺口,社会办医通过差异化经营可以补充力量进去

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早在2016年,医保将康复的报销项目从9个,增加到29个,直接促使大量的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康复专科医院。


这对民营医疗经营者来说无非是个大机遇,国家加大投入与扶持的力度,并且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患者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消费要求。康复医疗服务市场的资本关注度比较高,也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