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武侯区消防救援大队发布一医院警情通报,称起火区域为办公室,起火物质为办公用具。
从2005年到2023年,公共建筑内电气火灾的相关数据表明,最常见的是因为电池引发的安全事件,在医院和办公场所使用的电脑、打印机、冰箱、微波炉等设备,以及研究人员所使用的冰箱和各类研究设备,都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布线;多个插销板串联在一处,插针与插座不匹配,造成插脚与插座的接触不良,时间长了就会冒烟或烧坏;设备内部电路被破坏,纸张、书本和杂物堆积在设备周围,会影响设备的散热,导致断电,引燃周围可燃物;不同种类的储能器,因其充电方式不当而引起。
一般来说,医院消防主要问题如下:
1、消防管理体系不健全
医院的消防管理体系中应包括医院的各个部门,不仅要有法人、消防管理人、消防管理部门、志愿消防队,还应包括门诊、急诊、住院、医技、药房、仓库、科研、食堂、办公、后勤等各个部门,明确每个部门的消防责任。
2、消防管理制度不完善
消防管理制度中应明确法人和消防管理人的职责,法人是医院的消防安全负责人,部门主管是部门消防安全的责任人。同时应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培训、消防演练和各个区域的应急响应预案。
3、日常管理不到位
对每日的消防巡查、消防值班和每月的消防检查做好记录,重点关注重要的消防设施,如防火门、疏散通道、火灾报警系统、防排烟、水喷淋、气体、灭火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在消防演练中对火警、疏散和灭火进行单项演练。
4、消防设备问题
火灾报警系统:如果医院的火灾报警系统经常发生故障或误报警时,可利用安防视频系统增加辅助火灾报警功能。
水喷淋和消火栓系统:水喷淋和室内外消火栓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消防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应立即检查维修。在冬季、应防止水管道被冻坏。
移动式灭火器:移动式灭火器是扑灭初期火灾的最有效消防设备,应注意灭火器的效能和有效期。
5、人员管理问题
医院消防管理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短期内无培训上岗,导致对值班室消防设备性能不熟悉、操作不熟练造成无法实现有效灭火及处置,或者对消防报警设备操作不当引发设备误动作,也不乏值班人员存在脱岗、离岗、睡岗问题。
医院人员集中,伤病患者多,一旦发生火灾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1.医院要保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有效。每日开展防火巡查,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及时处置火灾隐患;发现初起火灾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2.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要持证上岗,严禁将自动消防设施调到手动位置;中控室必须确保24小时值班,每班不少于2人。
3.进入医院时,要留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位置,掌握火灾逃生路线。
4.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安全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切勿返回火场拿取财物。身处三层以上楼房时,切勿盲目跳楼。
5.医院员工要重点对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者、儿童进行救援,用背、抱、抬等方法帮助他们迅速撤离火场。穿过烟火封锁区时,可有湿衣服、湿被褥等将被救者和救援者的头、脸部及身体遮盖起来,防止有毒气体侵入。
6.通道被烟火封锁,被困人员无法逃生时,可退回房间关闭门窗,用湿布条等堵塞门窗缝隙,向迎火门窗浇水降温,并通过拨打电话求助或在阳台、临街窗口大声呼喊、照射手电、抛扔衣物等发出求救信号。
1、医院防火演练
医院应制定严密的消防演练制度,针对各科室或场所的特点,每年至少安排一至两次演练,演练应包括以下内容:
(1)消防控制室的火灾报警演练
(2)医院员工的手动报警按钮报警演练
(3)医院职工手持灭火器的灭火演练
(4)医院志愿消防队人员手持灭火器、消防卷盘或室内消火栓的灭火演练
(5)医院内普通人员的疏散演练
(6)医院内住院部病人的疏散演练注:如果无法安排全医院演练,可安排各科室分别演练。
2、医院消防应急响应
医院应制定严密的火灾应急响应制度,其中应包括以下内容:初期火灾扑救和报警医院员工发现初期火灾后,应使用灭火器灭火(非强制),同时通报消防值班室。
火灾处置消防值班人员接到火灾报警系统或医院人员通报的火警信息后,应启动以下流程:
(1)将原处于手动状态的火灾报警主机打到自动状态,如发现联动的防排烟、水喷淋或消火栓系统未能自动启动,在消防控制室内远程启动消防系统;
(2)通知医院志愿消防队人员赶到火灾现场,用手持灭火器、消防卷盘或室内消火栓进行灭火;
(3)向相关人员通报火情,组织火灾现场人员疏散;
(4)打119报警电话。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