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3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了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的分组方案。紧接着,在8月3日至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秉承"开放性医保管理"的理念,连续两天举办了三场关于该2.0版分组方案的解读会,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实时直播。
这三场解读活动分别聚焦于医保与医疗协同改革、DRG2.0版分组方案以及DIP2.0版病种库等关键议题,提供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从现场反馈来看,我们对临床领域中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归类。
DRG/DIP 2.0版解读会
六大核心速览
一、DRG付费实施后会影响医疗机构收治复杂疑难病人吗?
自DRG付费制度推行以来,临床实践中确实出现了一些争议声音。在最近的直播中,医保局针对医院管理层的关切再次进行了回应。在解读会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明确指出,这些争议实际上是对政策的误解。
首先,DRG/DIP付费制度是在总额预算的基础上,根据医疗资源消耗来确定权重和分值。病情越复杂,相应的权重和分值也就越高。例如,在治疗主动脉夹层时,不同的治疗方法,如保守治疗、扩张修复术、部分切除或人工血管置换术,其支付标准各不相同。
其次,特例单议机制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保障,使其在收治患者时无需担心经济负担。袁院长提到,2.0版本的政策将特病单议的DRG比例从1%提升至5%,这对医院而言是一项利好。以主动脉夹层为例,如果患者因多种疾病在手术后花费了45万元,而支付标准仅为29万元,医院显然会面临超支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可以申请特病单议,通过项目结算来弥补复杂疾病带来的超额费用。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王国栋还表示,特例单议的申请通过率超过90%,有效解决了医院在收治危重复杂病例时的后顾之忧,是一项优秀的制度设计。
最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推动了医院向精细化管理转型。通过精确的管理,医院能够控制不合理的费用支出,包括检查、用药、耗材和治疗等,从而产生结余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学科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以更好地应对疑难病例。
二、DRG/DIP付费后会不会导致患者15天被出院?
关于这一问题,国家医疗保障局已经多次作出回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明确指出,医保局从未制定过患者必须在15天内出院的规定。那么,临床上是否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如果有,我们又该如何预防?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副书记张劲夫对此回应说,公立医院的住院床位是一种相对稀缺的公共资源。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公平、便捷地获得医疗服务,医院需要保持较高的床位周转率。此外,张书记认为,支付方式改革主要调整的是医保与医院之间的关系,而非医院与患者的付费关系,这是人们容易混淆的地方。为了保障医院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医院必须通过优化内部流程,实现成本控制的最佳平衡。同时,DRG/DIP的付费标准基于历史平均值,因此在同一个病种中,患者的住院时间难免会有所不同。对于那些住院时间较长的危重疾病患者,特例单议机制为他们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黄心宇司长也指出,导致患者15天内被要求出院的原因非常复杂。医疗机构需要更明确地界定出入院的标准,医保部门也将探索按床日付费等其他方式,以满足患者的住院需求。同时,患者也需要更新观念,与医保和医疗机构共同努力,实现目标一致。
三、DRG/DIP支付标准会作为限额与医生的奖金挂钩吗?
业界有人称实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后,医生需要一边拿听诊器,一边拿计算器,反映出不仅是患者可能对医保的某些政策有所误解,医生端也存在这个现象。北京协和医院张婷医生表示,DRG实施是从宏观上做的调整,促使医疗资源分配更加合理,这并非是去克扣临床医务人员或者医院的钱。
同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王茹表示,医院的所有盈亏是不跟临床直接挂钩的,医疗机构的主责是治病救人,是提高医疗质量。作为医院管理者,若某个病组是亏损的,重点在于分析病例、和临床去沟通,来确定病人的检查是不是该做,这个手术是不是合适等,规范临床路径让这种亏损越来越少。
DIP国家病种库2.0版囊括了9520个核心病种组,其优势在于更加贴近临床实践。然而,由于病种分组较为细致,不同病种之间的界限可能不够明确,这种状况可能诱发有意或无意的"高编高套"现象。
对于有意的"高编高套",山东省医保局副局长李元芝介绍了山东省的应对策略:首先,通过政策培训和交流,引导医疗机构加强自律;其次,提升医保结算清单的填报质量,强化病案编码;再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医保费用审核,将违规行为纳入协议履约考核;最后,依托医保智能监控系统,对易发生高套的病种进行重点专项核查。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补充说,随着医保部门数据集中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无论是经办审核还是基金监管,都将有更加规范的措施。
对于无意的"高编高套",一些医院反映,由于缺乏病案编码的专业人才,医生的临床诊断可能会被错误编码,导致数据上传错误率较高。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处长许中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历史原因,各医院病案室建设存在较多欠账,没有充分重视医院内部病案体系的专业化建设,这也是当前DIP实施的一个痛点。然而,病案数据一方面上传至国考平台,另一方面上传至医保结算平台,与医院的经济和声誉密切相关,因此,提高编码专业性迫在眉睫。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补足编码员,按照每月一千份出院病例配备一名编码员和一名审核员,审核员最好由具有临床经验的人员担任。其次,进行适当的信息化投入,建立专业的病案管理系统,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以引入人工辅助系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黄伟青分享了针对病案管理中心任务繁重和人员不足的实践经验——提倡每个学科设立一名兼职编码员,让临床医生和医护人员都了解编码原则和分组规则。
五、辅助目录作为DIP病种库的特色,如何在实践中发挥其正向和负向作用?
六、DIP 2.0如何助力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