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观点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二)

发布时间:2023-09-28 来源:锐明科技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第二章 医院服务


一、预约诊疗服务(可选,县医院为必选)


(一)实施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服务,对门诊和出院复诊患者实行中长期预约。


(二)有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有操作流程,逐步提高患者预约就诊比例。


(三)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四)建立与上级对口支援医院以及挂钩合作的基层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


二、门诊流程管理


(一)优化门诊布局结构,完善门诊管理制度,落实便民措施,减少就医等待,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二)公开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遇有医务人员出诊时间变更应提前告知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三)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协调配合。


(四)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配套医疗资源。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支持医务人员从事晚间门诊和节假日门诊。


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一)合理配置急诊资源,配备经过专业培训、胜任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配置急救设备和药品,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二)落实首诊负责制,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


(三)加强急诊检诊、分诊,急危重症患者与一般急诊患者分区救治,及时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有效分流非急危重症患者。


(四)建立急诊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需紧急抢救的危重患者可先抢救后付费,保障患者获得连贯医疗服务。


(五)开展急救技术操作规程的全员培训,实行合格上岗制度。


(六)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能用核心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质量安全指标来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管理与定期评价,促进持续改进。


四、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一)完善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改进服务流程,方便患者。


(二)为急诊患者入院制定合理、便捷的收入院制度与程序。危重患者应先抢救并及时办理入院手续。


(三)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框架内,在主管部门组织下,医院应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


(四)加强转诊、转科患者的交接管理,及时传递患者病历与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五)加强出院患者健康教育和随访预约管理,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水平和出院后医疗、护理及康复措施的知晓度。


五、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管理


(一)有各类基本医疗保障服务的管理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严格服务收费管理,方便患者就医。


(二)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公示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


(三)保障各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参加人员的权益,强化参保患者知情同意。


六、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一)医院有相关制度保障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其权利。


(二)主管医师应采取恰当方式、使用易懂语言,向患者、家属或委托代理人说明病情及治疗方式、特殊治疗及处置,并获得其同意,说明内容应有记录,并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


(三)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临床人体试验)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有审核管理程序,并征得患者书面同意。


(四)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


(五)医院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医患沟通等培训,相关医务人员能够知晓并遵循。


七、投诉管理


(一)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


(二)公布投诉管理部门、地点、接待时间及其联系方式,同时公布上级部门投诉电话。建立健全投诉档案,规范投诉处理程序。


(三)根据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四)对全体员工进行纠纷防范及处理的专门培训。


八、就诊环境管理


(一)为患者提供就诊接待、引导、咨询服务。


(二)急诊与门诊候诊区、医技部门、住院病区等均有明显、易懂的标识。


(三)就诊、住院的环境清洁、舒适、安全。


(四)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


(五)执行《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试行)》及《关于2011年起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的决定》。


(六)落实创建“平安医院”有措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执业环境有成效。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