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

发改委巡视通报释放信号:人工智能成重点关切领域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Dataweekly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其内部巡视整改通报及相关工作会议中,多次提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监管,将其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优化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此举释放出明确政策信号,表明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国家经济治理的核心层面,其健康发展与合规应用成为高层级战略关切。


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期发布的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视整改进展情况的通报,以及结合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人工智能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前沿科技概念,而是被置于宏观经济治理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大局中进行统筹部署。


01

巡视整改强调“赋能”与“规范”并重


在巡视整改通报中,发改委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新经济形态的研究与监管。虽然通报未直接点名,但业内普遍认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是其重点指向之一。整改要求体现了“两手抓”的思路:


强化赋能作用:鼓励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提升宏观经济分析的精准性和前瞻性,优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划定规范红线: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同步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算法歧视、市场垄断等问题,确保技术发展在安全可控的轨道上进行。


02

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布局的核心引擎


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时,人工智能被反复强调。其核心定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发改委要求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实现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特别是在制造业、能源、交通等领域,加快“人工智能+”的融合应用被列为重点工作。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人工智能本身被明确为“未来产业”的核心领域之一。发改委提出要制定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意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这意味着从芯片、算力基础设施到算法框架、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都将获得持续的政策关注与支持。


03

信号解读:从技术层面向治理层面深化


分析人士指出,发改委的系列表态表明,中国对人工智能的规划正从单纯鼓励技术研发,向技术与治理协同发展的深层阶段迈进。


“发改委的定位非常清晰,即着眼于人工智能的‘经济属性’和‘治理工具属性’。”一位宏观经济研究员表示,“它不仅是需要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更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工具。后续,如何在鼓励创新与防范风险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政策制定的核心挑战,也是巡视整改‘后半篇文章’的重点。”


结语


国家发改委通过巡视整改和年度工作部署,连续释放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度重视与审慎推进的基调。可以预见,未来在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推广以及伦理规范制定等方面,发改委将协同其他部委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在为实体经济赋能的同时,行稳致远。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Copyright © 2022 上海科雷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旗下「智慧医疗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