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影像中心系统是基于医共体信息平台,打通区级医院和基层医院的PACS系统,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向医共体体内的医疗机构提供影像集中诊断、审核等服务,实现影像信息的交换和共享,统一诊断规范,提高报告质量、培养基层医生诊断水平,实现医共体内检查报告互认,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解决乡镇医院医技科报告医生不足、诊断能力低下、低年资医生影像报告无人审核等问题。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将影像、检查图像上传到云中心,上级医院专家阅片并做出患者病情诊断,实现真正的“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有效运营模式。影像诊断提供全流程管理,上级影像医生可查看所需要的患者全部资料和就诊详情,诊断明确后下发诊断结果并出具报告,为基层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区域影像诊断中心示意图
业务流程说明:
1、基层临床医生为患者开具影像检查申请,若无相应影像检查设备,则由基层医生为患者开具检查申请,患者到区域影像中心进行检查;
2、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影像检查设备,则患者可直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相应的影像检查;
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区域影像中心将患者相应的影像、检查图像上传到区域影像诊断云中心;
4、由影像专家集中阅片并做出患者病情诊断,出具影像检查报告,并将报告上传到区域影像诊断云中心;
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通过区域影像诊断中心系统进行报告查看。
机构管理:支持参与远程影像诊断机构设置,对发起方(基层医院)和接受方(上级医院)信息的维护管理,包含机构名称、等级、状态、检查科室、人员档案等信息,支持批量创建机构信息。
区域影像中心检查项目管理:统一设置区域检查项目的检查类别、检查部位、检查项目及其他数据字典,统一标准,实现区域内检查项目共享。
支持绑定区域检查中心的报告机构,可绑定一个,也可绑定多个。
支持为中心机构检查项目授权,设置成员机构(基层机构)检查项目权限。
支持基层机构直接提交检查申请单,上传影像图片和患者病历信息;也支持接口调取基层机构的检查申请单并获取影像图片信息。
基层医技医生选择出报告的机构,发起检查申请。
支持基层查看历史检查申请单和影像检查报告详情。
支持PACS系统没有接入医共体信息平台的基层机构,登录系统后手动上传影像图片,若上传效果不佳可重新上传。
支持汇总显示来自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申请列表,实现对区域影像的完全管理,提供多种不同条件的检索功能,为医生提供快捷方便的从区域内海量数据中查询所需查看的病人。
根据检索到的影像,中心医院医技科医生可以进行集中阅片。系统支持各项常用操作,包括挂片协议、图像缩放、翻转、旋转、亮度对比度调整、布局调整等。可进行对比浏览、动态回放、图像存储和打印操作。
中心医院医技科医生依据患者的影像进行诊断、书写报告;
区域影像中心配置的授权医院的审核医生负责审核报告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报告退回重写。审核通过的报告将被集中打印、分发。
区域中心配置的临床浏览权限医生(基层医生),可查看区域内的影像和报告。
患者持取片凭证可在基层直接领取报告。
支持按日期、分区条件查询区域影像情况,各项统计数据为管理层领导提供有效分析依据。
支持可视化显示区域影像检查申请数量、报告数量、检查阳性率、检查危急率、申请机构排名、出具报告机构占比、出报告效率、报告医生工作量排名等统计分析结果。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