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AI、VR和远程医疗:医学超声教学的新帮手?

发布时间:2025-08-08 来源:残友人工智能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导语:超声检查是现代医生的重要技能,医学院也越来越重视超声教学。《The Ultrasound Journal》上的一篇综述文章,探讨了人工智能(AI)、虚拟现实(VR)和远程医疗(Telemedicine)这三种新技术在医学生超声教育中的应用、好处以及大家担心的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些技术到底能帮上什么忙,又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1

AI:超声教学的智能辅助

能帮上忙的地方

  • 给老师减负: AI能自动处理一些重复工作,比如测量图像、提示探头怎么放更标准。这样老师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指导学生、做研究。
  • 学得更“聪明”: AI可以根据每个学生学得快慢和弱点,调整练习内容,让学习更有效率。有研究显示,新手在AI帮助下看肝脏、甲状腺的超声图,诊断水平能接近老手。
  • 病例库“大升级”: AI能快速分析海量病例图片,给学生提供更多样的学习素材,见识更多“疑难杂症”。
  • 学习更有趣: 有些AI程序把学习设计得像闯关游戏,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大家担心的问题

  • 会不会手生了? 太依赖AI帮忙看图和操作,学生自己练习基本功的机会可能变少,将来独立操作能力可能受影响。
  • AI错了咋办? 新手经验不足,可能看不出AI分析结果里的错误,导致误判。
  • 数据质量是关键: 如果用来训练AI的病例图片本身有问题(比如标注不清、图片质量差),那AI学出来的结果也可能不准,甚至带偏见。
  • 担心“被取代”? 有些医学生看到AI在影像诊断上的发展,担心将来放射科医生工作受影响,甚至因此不太愿意选这个专业了。

关键点: AI是个好帮手,但不能完全代替老师。教学里要让学生明白AI是怎么工作的(不能当“黑盒子”),也要保证他们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2

VR:超声操作的模拟训练场

带来的好处

  • 随时随地练: 戴上VR眼镜,拿着模拟探头,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里反复练习扫查手法、看结构,比如练心脏超声或者学怎么在超声引导下打麻醉。不怕做错,没有风险。
  • 难度慢慢加: VR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进步情况,自动调高练习的难度。
  • 专注学解剖: 在虚拟环境里,学生可以更专注地学习器官的立体结构和位置关系。


目前遇到的困难

  • 成本有点高: VR眼镜和配套软件价格不便宜,学校要大批量买给学生用,压力不小。
  • 学久了容易累: 长时间戴VR眼镜学习,有些人会觉得头晕或注意力难以集中,可能影响学习效果和记住的东西。
  • 摸不到真人: VR模拟得再像,也替代不了真实操作时的手感和与真实病人互动的经验(比如怎么安慰病人、怎么配合病人体位)。


实用建议: VR模拟训练很有用,但最好和老师现场指导结合起来用,别让学生自己闷头学。也别一次练太久。

3

远程医疗:打破距离限制的课堂

发挥的作用

  • 专家“远程带教”: 通过视频会议,专家可以实时看到学生的操作,远程指导探头怎么放、图像怎么看。这对偏远地区或师资不足的地方特别有帮助。
  • 线上学看图: 建立在线的超声图片库和病例库,学生可以随时学习、复习各种正常和异常的图像。
  • 多角度演示: 新的在线教学方式可以用多个摄像头,同时展示病人体位、医生怎么拿探头以及对应的超声图像,让学生看得更明白。


存在的不足

  • 动手机会少: 远程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很难让学生真正上手在病人身上练习扫查的手感。光看是学不会操作的。
  • 互动不够直接: 纯线上学习,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可能影响学习热情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 对老师要求高: 在线教操作技巧,需要老师有特别的设计和方法,不是简单把线下课搬到线上就行。


疫情期间的经验: 新冠期间很多学校尝试了“远程引导超声课”,证明部分内容在线教是可行的(比如理论、看图),但完全替代动手实操还不行。未来需要更好地结合线上和线下。

4

总结与展望:技术是工具,用好是关键

融入课程: AI、VR和远程医疗这些技术,未来很可能会成为医学超声教学的一部分,帮助改进教学。
老师角色在变: 老师可能需要更多地指导学生如何与AI协作、如何批判性地看待技术结果,而不仅仅是教操作。
不能忽视基础: 无论技术多先进,学生扎实的解剖知识、操作手法和与病人沟通的能力,永远是核心。技术是来辅助掌握这些核心能力的。
注意伦理和安全: 用AI辅助诊断要小心可能的偏见,也要建立好规则,确保技术用得安全、负责任。
核心观点(来自综述):“超声教育正在发展和变化,新技术提供了令人兴奋的可能性,但重要的是要平衡技术创新与对基础技能、批判性思维和人文关怀的关注。”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一篇:无 下一篇:远程看病怎么操作?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