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华西智联+华为赋能:解码武侯区数字健康产业崛起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4 来源:佰傲谷BioValley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数字健康产业作为医疗健康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是“未来健康产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正成为全球医疗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各国科技竞争的焦点。全球数字疗法市场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约25%-30%。

近年来,中国数字健康在政策引导、资本涌入与技术迭代的多重推动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多极引领、多点支撑”的区域格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依托技术、资本与医疗资源集聚形成三大高地;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依托本地医疗优势与数字经济基础,加速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

武侯区坚持“医疗资源+数字技术+场景开放”的三位一体路径,加快建设西部具有影响力的数字健康产业集聚区。截至2024年,区内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已签约和入驻企业20余家,率先推出基于OpenHarmony的国产化HIS系统,预计五年内集聚产业链企业30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25亿元。

一、聚焦数字疗法、医疗信创、医疗大数据,加速特色立园

武侯区以“三医融合”理念为指引,依托四川大学华西“一校四院”的顶尖医疗资源与华为全球领先的信息通信及数字技术能力,重点布局数字疗法、医疗信创、医疗大数据三大方向,力争在西部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数字健康产业集聚区。

深耕数字疗法,打造慢病管理创新高地

武侯区重点围绕慢病与脑科领域布局,已引入多家数字疗法企业开展产品研发与场景验证,初步形成“研发—临床—支付”闭环雏形,正加快打造西部数字疗法集聚示范区。

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作为国内首个以“数字健康+医疗信创”为特色的主题园区,总规划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6亿元。“双华”项目构建“四大中心+一个基金”体系。其中,双华医疗信创算力中心由华西与华为共建,基于国产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AI技术,可支撑HIS/EMR、影像AI、数字疗法等全栈信创场景;数字健康与医疗信创转化中心承接华西“一校四院”科研成果,提供“临床验证—注册取证—孵化加速—产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武侯区基层数字健康整合平台打通了区属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据,着力打造区域健康大数据湖与医保支付示范;中国产权协会医疗健康数字产权创新中心则专注于探索医疗数据资产确权、交易与隐私计算标准。

项目聚焦“AI+医疗”主赛道,辐射数字疗法、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医用软件、医疗机器人等细分领域,致力于构建“5+N”产业生态。目前已入驻或签约华西数字医疗、小橙集团、圆心科技、义幻医疗、国信创科、医枢科技等20余家代表企业。

攻坚医疗信创,打造国产化替代西部支点

武侯区依托华为全栈国产技术,与华西医院共建“双华医疗信创算力中心”和医疗信创联合实验室,已初步形成涵盖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到应用软件的国产化产业链雏形。园区已吸引数十家头部及上下游企业设立联合研发或适配项目,未来将持续扩容,力争成为西部医疗信创核心示范节点。

成都华西数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0月17日,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由武侯发展集团与华西第二医院国资平台四川华西妇幼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华西数字布局多元领域:医疗信创底座涵盖国产化HIS、EMR、集成平台,可全栈适配鲲鹏/昇腾、鸿蒙及国产数据库;与华为共建的70B参数垂直大模型“AI+妇幼大模型”,已在华西第二医院落地12大场景;数字健康SaaS能为政府、医院、企业提供“健康门户+创新应用”一体化平台;同时承担华西体系院内数字化创新职能,推动“科研—孵化—产业”闭环的成果转化。

激活医疗大数据,打造数据要素流通试验区

武侯区依托华西医院与华为“双华医疗信创算力中心”,探索区域级健康大数据汇聚与合规流通,已吸引多家AI企业围绕影像诊断、急救干预等场景开展试点,力争打造西部医疗数据要素创新示范节点。

医枢科技作为医疗大数据×AI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提供商,整合了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超过50万例罕见病临床数据,结合基因组学、影像学等多模态信息,建立起国内规模最大的罕见病动态数据库。其首创的“临床引导AI”算法模型,能够将专家经验转化为可复用的诊断规则,有效提升了对复杂症状的识别准确率。在此基础上,医枢科技平台深度融合临床路径与专家经验,构建出覆盖“筛查-诊断-治疗-管理”全周期的智慧诊疗体系。

二、坚持“技术+场景”双轮驱动,释放创新动能

武侯区坚持“技术+场景”双轮驱动,推动华西医学资源与华为信息技术深度耦合,探索培育一批支撑区域发展的数字健康创新标杆。

跨界融合筑根基,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武侯区将“医工交叉”作为技术突破路径,依托华西医学资源与华为技术底座,共建“双华数字健康与医疗信创产业研究院”,形成“临床提需求—工程做研发—医院做验证”的闭环创新机制。研究院与高校、医院联合培养硕博人才,并围绕肺结节AI诊断、慢病管理机器人等方向开展技术攻关,相关成果正在华西体系及若干基层医院试点验证,力争为基层医疗影像能力提升提供可复制方案。

开放场景促转化,构建“三位一体”应用体系。武侯区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医院参与”的模式,着力打造“研发—验证—推广”全链条转化体系,为数字健康等产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生态。2023年9月,武侯区与华西、华为联合发布《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合作机会清单》,面向园区企业征集场景合作,为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创造了契机。2024年10月,武侯区又与重庆沙坪坝区共同发布了100个城市机会清单,涵盖数字健康等多个领域,进一步拓展了合作的广度与深度。

三、厚植产业生态,构建数字健康发展沃土

武侯区整合医疗、科技、政策资源,构建“研发有平台、创业有团队、服务有体系、生活有品质”的产业生态,赋能西部数字健康高地建设。

打造创新策源平台。武侯区目前已建成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华西转化医学产业园等专业园区,聚集大健康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14个、省部级创新平台70余个,形成从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强化人才梯队建设。武侯区实施“诸葛精英”等人才计划,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专家及团队,并依托“诸葛优才”、“诸葛雏鹰”行动培育本土产业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给予最高100万元综合补贴或最高300万元项目资助,持续为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优化产业服务体系。围绕“企业找政府”变“政府找企业”的专班服务及“母基金+子基金+联盟”三级架构的金融资本展开。数字健康服务专班自2023年运行,以“一项目一专员”为企业提供注册检验等十余项“一站式”服务,借“华西-省药监局-武侯”三方联动机制压减创新器械审批周期;12345助企服务专班同步上线,已受理超2700件企业诉求。武侯区国资牵头发起的10亿元医疗信创专投基金;2023年2月成立的“数字健康与医疗信创产业投资基金联盟”,汇聚15家头部机构、储备60余个项目。

建设宜居宜业环境。武侯区坚持“城园相融、绿道相连”,联动双流区共建高端医疗器械CDMO基地,补足硬件制造短板;依托双流机场和蓉欧班列,初步建成2小时冷链物流圈。已建成人才公寓约1500套、国际学校2所、三甲医院2家,形成便利的“10分钟生活圈”,人才留存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展望未来,随着支付端突破、数据要素流通加速及跨区域协同深化,武侯区将继续坚持“华西医学创新”与“华为技术赋能”为双核驱动路径,深耕数字疗法、医疗信创、医疗大数据三大赛道,完善“技术-产品-场景-支付”全链条生态,加速打造成为中国数字健康产业的“西部策源高地”。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