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等级划分
《电子病历系统功能与应用水平分级标准》将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划分为0—7共8个等级,这些等级中前一等级通常是后一个等级的基础。这8个等级分别为:
0级:未形成电子病历系统; 1级:初步数据采集; 2级:部门内数据交换; 3级:流程数据共享,初级医疗决策支持; 4级:全院信息连通,中级医疗决策支持; 5级:统一数据管理,病历书写智能化; 6级:全流程医疗数据闭环管理,高级医疗决策支持; 7级:完整电子病历系统,区域医疗信息共享。
2 电子病历系统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分析比较
国内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测评系统主要包括临床应用系统、医技工作站、临床辅助系统三个大类,涵盖电子病历24个子系统,如见图1所示。
图 1:电子病历系统24个子系统框架图 根据《电子病历应用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方法及标准(试行)》中附录3《电子病历应用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分标准》的要求,国家卫生部将评测项按照9个用户角色(病房医师、病房护士、门诊医师、检查科室、检验处理、治疗信息处理、医疗保障、病历管理和电子病历基础),37个业务项目进行划分,共291条评测指标,指标包括必选的基本项及可选项。 地方评测依据《上海市电子病历应用功能规范实施细则》,将国家评测指标进行细化,并对应到14个不同的电子病历应用系统中,共计579项,对应关系参照表1。地方测评标准从医院实际业务考虑,另增加了附加项及10个加测系统,功能项扩充至1251个。从应用系统、应用功能、应用范围、信息共享、应用标准、应用效果和信息安全七个维度进行考察。卫生部项为地方测评项的子集,即多个地方评测项对应一个卫生部评测项。 表 1: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对应关系 基于电子病历的数据存储、系统管理的应用情况,国家标准专门设立电子病历基础这个角色,主要考察电子病历的基础支撑手段和病历数据内容的管理,包括病历数据存储、电子认证与签名和病历数据访问控制和系统灾难恢复体系几方面的内容。地方标准在国家的标准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充,比如,将电子病历基础细分为电子病历应用配置管理、电子认证应用和信息安全管理等内容,电子认证应用包括电子认证审计、病历记录内容的电子认证、电子签章、可信数据托管、数据加密、时间戳数字签名、电子病历数字签名记录摘要信息等内容。因此,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础上设计的测试用例覆盖面更广、评审内容更加丰富。 3 电子病历系统业务流程测试方法 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测评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估,一个是医疗流程中局部系统功能与应用水平的评估,主要考察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功能与实际的应用水平;一个是对整体系统的评价,主要考证医院整体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情况。 采用点、线、面的设计思路对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点进行全覆盖,包括了功能单点遍历测试用例和业务流程测试用例。在电子病历系统的测评过程中除了针对系统模块的功能测试之外,更是增加了对电子病历系统的业务流程测试分析。业务流程测试是将系统各个子系统连贯起来、模拟真实用户实际的工作流程。也就是说,在对电子病历系统的业务流程分析,不仅要关注每个子系统内部的业务流程,而且要考虑各个子系统之间也存在交互。 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基础上,针对子系统单功能点设计测试用例之外,对20个子系统(除了基础通用功能、信息安全管理、电子病历应用配置管理、智能辅助诊疗决策系统4个系统)进行流程分析。采用流程路径覆盖的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需关注业务流程的走向是否正确,关注流程节点条件和输出值的变化。前者体现在数据流转的历史记录,后者体现在节点的判断值和输出结果上。可以从最基本的业务流程入手,比如根据目前医院的用户角色使用流程等,将业务按照不同的场景抽象成不同功能的顺序执行,或者设定优先级,选择使用频率较高的路径优先,逐步考虑次要流程和异常流程,再逐步细化。一条路径可设计多条测试用例包括正向和异常等多种情况,设计出覆盖率较高的业务流程测试用例。 4 示例:门急诊医生工作站 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的基本项(5级功能)要求具有针对患者诊断、性别、历史处方、过敏史等进行合理用药、配伍禁忌、给药途径等综合自动检查功能并给出提示,地方测评将该指标进行拆分和细化。在测评过程中,首先需将该项指标进行分解,将该指标分解如下:首先需具有高级的医疗知识库系统;其次EMR系统不仅记录患者的处方信息,更要记录患者其他的临床信息,如患者诊断、各类体征信息、过敏史、既往史等;再次检查下达处方时是否进行合理用药和配伍禁忌的判断和提示。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的业务流程测试如图2所示。 图 2:门急诊医生工作站业务流程 采用流程路径覆盖的方法设计用例覆盖门急诊医生工作站系统的业务主线(登录系统-选择病人-修改病人信息-创建病历-下达医嘱-录入药品医嘱-合理用药-打印处方-收费),再进一步细化每个模块。该业务流程不仅涉及到各业务子模块,在下达医嘱过程中还涉及到与检验信息系统、检查信息系统、收付费系统之间的交互。在录入医嘱过程中对药物禁忌合理用药进行判定。按照流程覆盖法设计的测试用例至少需覆盖如下9条路径。 表 2:门急诊医生工作站业务流程测试路径 排名 测试用例路径 1 2 3 4 5 6 7 8 9 a-b-c-d-e-f-g-h-i-j a-b-c-d-e1-k1 a-b-c-d-e1-k2 a-b-c-d-e-l1 a-b-c-d-e-l2 a-b-c-d-e-l3 a-c-d-e-f-m a-c-d-e-g1 a-c-d-e-g2 门急诊医生工作站业务流程测试路径 5 结束语 在不断推进EMR应用水平评审工作,积累大量数据后能够从国家层面、省级层面、医院层面对电子病历系统总体得分和评级、各角色与项目得分等进行汇总分析,可以有效的了解不同区域、不同级别、不同规模医院电子病历的发展水平,有助于了解我国电子病历系统发展的短板。通过近几年国家对电子病历基本功能、技术标准规范以及应用水平分级评审,为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区域性协同、与临床信息系统融合、实现结构化病历、区域间医疗信息共享、与区域医疗实现智能化和一体化起到巨大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