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信息化

某三甲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数据中心建设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3-12-04 来源: 张淑琴 CHIMA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提升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效能。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整合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系统和人、财、物等资源系统,建立医院运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因此,从公立医院数据统计的视角,分析其对绩效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建立健全支撑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管理的功能和作用


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是公立医院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具有信息收集、科学研究、管理决策和学科建设的功能,并且遵循实践和理论两条发展逻辑、现实和未来两个维度发挥作用,见图1。

图片

微信图片_20231203214643.png

图1 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管理的作用机制图


1.1 信息收集,为绩效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这是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管理作用机制的基础。有效的信息统计工作能够及时收集医院运行的各方面信息,如病案首页信息、门急诊信息、CHS-DRG支付信息、手术信息、患者死亡信息、不良事件信息等,按绩效管理需要的周期和报表形式提供给绩效部门,便于其进行医院、科室、病组和医师等不同层面的绩效分析,能够准确了解医院的发展趋势和现实不足。


1.2 科学研究,挖掘医院运行深层规律


这是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管理作用机制的核心。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能够及时捕获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大数据,为绩效管理的分析研究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公立医院的数据统计工作还通过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结合社会环境、政策、地区人口与经济变化等因素,对医院绩效运行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多维度研究分析,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深层次规律,如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管理行为与医疗行为之间的关系、医疗行为与患者满意之间的关系、医疗人员满意度与医院绩效的关系、社会经济人口与医院发展的关系等。


1.3 辅助管理决策,主动牵引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


这是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管理作用机制的方向。根据国家医疗政策和医院发展目标不断调整医院数据统计工作的范围和重点,提高数据统计的预见性和灵活调整性,发挥辅助医院管理层的科学决策,帮助各临床科室和医院整体绩效的提升,牵引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的功能。如:各时段就医的人流量和分布的数据,有助于医院合理配备医务人员的结构和数量;手术室的使用频率和时长的数据,有助于医院合理设计手术室的开放安排;各科室的病种结构、CMI、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等数据,有助于医院制定提高运行效率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措施,这些都体现了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决策的支持功能。


1.4 学科建设,构建医院数据统计话语体系


这是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工作对绩效管理作用机制的未来保障。公立医院统计工作的质量和发展阶段是医院绩效管理质量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医院绩效评价分析的关键依据,也是医院绩效工作的名片。医院统计工作在挖掘、分析、比较、交流医院绩效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体系的、稳定的、自洽的医院数据统计话语体系,依照未来维度,遵循理论逻辑,为医院绩效管理提升注入“活水”,为医院绩效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的活力。


2 数据统计对绩效管理发挥作用存在难点


通过访谈数位公立医院从事绩效管理、数据统计工作的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从数据产生、数据质控、数据整合、绩效应用的流程环节,分析整理出目前公立医院的数据统计工作对促进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上存在4个方面的现实难点,见图2。

微信图片_20231203214647.png

图2 公立医院数据统计对绩效管理发挥作用时存在的现实难点


2.1 医疗行为数据复杂多样、类目繁杂


医院业务有门诊、急诊、体检和住院业务,门诊工作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特需等级别,患者有医保、公费医疗和自费等区分,诊疗方式有对症用药、手术、操作或多者结合,诊疗技术有耗材依赖型和技术依赖型等。这些业务在流程和内容上都存在较大的区别,产生的数据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使得定义医疗业务关键环节、提取核心数据指标和融合绩效发展需求等方面均有一定的难度。


2.2 多个信息孤岛并存,数据口径不一致


医疗业务数据的收集、传输、交互和共享存在于多个信息系统中,各系统产生数据的流程是多样化的,数据资源如孤岛般散落在各个信息系统中,不能有效整合利用,具有分散性;由于各个信息系统建造的系统基础和传输目的不同,使得产生的具体数据在对照字典、归集口径和运算方式上存在不一致。这些问题加大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难度,使得提取和整合绩效管理指标数据时的流程较为繁琐。


2.3 医疗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割裂,交换对应的传统流程复杂低效


医疗业务数据主要聚焦于医疗、药品、耗材等具体的点位,无法获取运营成果的全貌且难以延伸至财务效益的分析;财务数据虽然较为全面,但维度单一,难以细分至具体的业务层面,仅能就数据论数据,无法找出影响运行成果的深层次原因。医疗行为与财务数据相互割裂,流程迥异,难以匹配融合;传统的业财数据交换大部分采用线下人工流转模式,流程十分复杂繁琐,难以追溯且效率低下。而医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业财数据融合”的需求,应梳理医疗业务流程的每个细节,验证数据与实际行为的匹配度,并对业务和财务流程进行融合、改造、磨合和修正等工作,提高数据运行效率。


2.4 数据使用者和分析决策者的需求有多样性


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不同的角色对绩效数据的提取需求、分析角度和展示偏好不同,数据在稳定、准确传输的基础上,还需要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设定展现方式和分析角度,挖掘数据的各项管理功能,赋予数据决策、监管和预测等功能的多样适应性。


3 支撑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中心建设实践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坚持应用牵引、数据赋能”的数据原则。现以某公立三甲医院为例,介绍其支撑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中心建设策略。


3.1 建设原则


(1)新旧系统平稳衔接。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设备,提高再利用率,做好旧系统与新建设系统的衔接设计,节约资源的同时保障平衡衔接。(2)充分兼容和可扩展。在横向上选择开放的技术,可以较好地兼容各种主流品牌软硬件;同时在纵向上考虑未来技术的发展,尽可能适应未来网络的扩展、用户访问的扩展、计算能力的扩展、存储能力的扩展、基础设施的扩展等。(3)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数据中心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和未来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信息存储和处理能力,能够满足医院当前绩效管理和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需要。(4)保障数据安全稳定。数据中心要具备防入侵、泄密、破坏的能力,持续保障患者就医信息、医院运营信息和绩效分析信息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排,同时方便管理和维护。(5)满足多场景适用需要。满足医院不同角色、不同使用场景的需要,灵活切换,多角度展现绩效管理数据。


3.2 组织架构与团队建设


明确数据中心建设思路,成立数据中心建设工作小组。由院级领导总负责,统计、绩效、医务、财务、信息和外部开发等部门人员共同组成跨部门和跨专业的数据中心建设团队。在医院内部分工明确、职责匹配,外部协作单位提供多层次、多角度、团队式的技术服务,从组织和人员上保障数据中心建设的顺利完成。


以项目管理的工作方式推进数据中心的建设。采用时间表管理、模块化方法和KPI 关键指标考核等管理工具,每周组织召开一次项目协调工作会议,各小组汇报具体分工事项的进展、遇到的问题、需要同事或管理层提供的支持等,以便及时评估中心建设的进展情况、制定突发问题应对预案、保障数据中心按时按预期目标完成。


3.3 建立绩效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多部门联合专家会议的形式讨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包含医疗质量指标(CMI、四级手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低风险组死亡率等、病种指标)、医疗效率指标(专家门诊量、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出院人数等)、医疗效益指标(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药占比、耗占比等)、满意度指标(患者满意度、医务人员满意度等)、基础运营指标(每单元接诊人次、总权重、床均产出等)、教学科研指标(教学课题、学生培养质量、省部级项目等)等。该指标体系作为数据统计来源、口径、范围、内在逻辑、计算公式和权重系数的指导。


3.4 推动“业财融合”优化再造


医院各条线的业务实际发生流程复杂、多样,充满了关键细节。梳理各业务流程,预防分析偏差性,将医院的核心管理指标与实际业务数据进行预先匹配。在此基础上,推动业务和财务数据流程的优化再造,在业务数据生成后,及时产生相对应的财务数据,财务数据来自于业务数据;突破传统核算方式,厘清患者、诊次、床日、病种、科室的医疗业务成本,将医疗业务行为与成本核算紧密结合。“业财融合”改革使医院的管理行为、医疗业务和财务核算通过流程再造和信息手段有机融合,相关数据可视化、可追溯,便于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实时获取和分析临床数据,提高财务数据定量分析的便捷性,为优化医疗行为、降本增效和更细致的业务和决策分析提供科学支持。


3.5 构建数据集成和质量监控体系


以实现绩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搭建数据集成和质量监控管理体系。首先,整合不同部门数据,建立涵盖医疗、药品、耗材、财务、人事、医保等多个部门的数据集成体系,统一数据统计口径。其次,建立全周期的数据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数据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对数据收集、存储、分析、整合、展示、监控和预警各个环节进行全周期跟踪检查评估,持续优化数据质量。再次,细化数据颗粒度,丰富数据使用场景,更好地满足多个部门多样化的数据需求。


3.6 搭建系统应用平台


数据应用平台覆盖医疗、药品、物资器械、财务、医保、绩效、质控、护理、输血、医技检查等多个业务领域,以病种为核心,集医疗运行监测体系、医师评价体系、绩效评价与展示体系、医院绩效管理分析决策体系为一体,具有实时性、直观性、全面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平台提供绩效管理需要的医院、科室、医师、病种的运营指标数据的分析和展示,作为院内绩效考核、医师职称评选、大型设备绩效考核等绩效管理工作的数据来源。


4 支撑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的数据中心建设效果


4.1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保障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数据中心对大数据的集成和应用的过程,是医院绩效、信息、医疗、医保、药械、财务等管理工作不断优化流程的过程;搭建平台绩效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的过程,是各管理领域不断挖掘相关数据价值的过程;对平台分析结果的取舍、应用和预测的过程,是医院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决策科学性的过程。这些管理上的持续优化和升级,驱动医院管理格局的提升,保障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4.2 提升医疗服务价值,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数据平台客观展现临床科室、诊疗组、病种、医师的实时绩效数据,支持各指标的对比、回顾、下钻、预警等,并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个性化关注重点为临床提供有针对性的绩效分析报告,引导科室和医务人员发挥全局性思维,提高科室运行效率,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不断优化疾病诊疗方案,保障患者安全,增加高质量的医疗供给,增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社会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4.3 提高医院数据统计工作站位,推动管理统计的发展


医院数据统计工作在满足医院绩效高质量发展对数据统计基本需求的同时,通过在统计工作中全面渗透管理思维,立足已有的大数据基础分析医疗运行规律,并对医院发展情况和绩效提升情况进行合理预测,推动医院管理的优化提升和业务的低耗高效,提升统计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完成业务统计向管理统计的角色转变。


来源:《中国医院》杂志2023年第11期

作者:张淑琴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参考文献略)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