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符合临床业务流程的5G 智慧病房?这家医院用了这5个系统。
移动护理系统集成了移动端和电脑终端,为护士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护理管理工具。通过该系统,护士可以进行护理信息查询、医嘱闭环管理、体征数据采集、护理表单填写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操作。移动端和电脑终端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互通,从而形成全流程的护理闭环管理。护士可以通过PDA/5G 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数据录入和查询,同时也可以通过电脑终端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在体征数据采集方面:系统支持单患者体征录入和全科患者批量录入;对于危重或手术患者,系统还可以进行体温监测,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同时,移动护理系统支持查房数据实时同步到电脑端,减少护士重复录入查房信息的工作。全面护理信息查询是移动护理系统的一项重要功能,护士可以查询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医嘱信息以及护理文书等内容,为护理工作提供便利。系统具有护理文书填写功能,支持科室个性化表单的配置,满足不同科室的护理需求。护士通过移动端可及时查看医嘱的状态,并通过扫描腕带、药品条码信息进行医嘱核对,确保医嘱的准确执行。系统支持快速医嘱打印及统计分析功能,方便护士进行工作量统计、药品使用情况统计以及手术耗材统计分析;系统支持多种图表展示,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
智慧病房移动查房系统适配平板等移动终端,集成多个医疗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系统 (EMR)、医院信息系统 (HIS)、实验室信息系统 (LIS)、影像学信息系统 (PACS) 等,解决不同医疗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问题,真正实现医疗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和医疗服务的智能化。医生只须手持平板就能完成所有的查房工作。医生可以随时调阅护理表单并查看医嘱的执行状态,解决医生对护理表单不熟悉的问题;还可以实时开立医嘱并对医嘱进行管理,从而提高了医嘱管理的效率。系统提供多维度记录功能,医生可以通过记事本、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记录在查房过程中须要简单记录的信息,从而降低了医患纠纷的风险。智慧移动查房系统配备有移动查房车和护理车。移动查房车搭载了移动查房系统和院内信息系统,医生可以利用它在床旁调阅患者的电子病历、检查检验结果、医嘱执行状态等信息,从而提高查房的效率。移动护理车改变了传统的医护工作模式,将护士工作站延伸到患者身边,减少护士从病房到护士站的往返次数。智能输液监控系统借助输液监控设备和物联网网络,为护士提供输液状态的实时监控、异常情况的提醒和数据分析等功能。该系统实现对输液工作的量化管理和规范服务,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并确保了医嘱的准确执行,减少了医疗差错的发生。系统的优势在于提高效率:通过自动核对和主动服务,实时了解患者情况;数据实时记录保存,监控信息可随时查看,数据后台可追溯;提供更安全的输液过程,通过多重核对、异常报警等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图 1 智能输液监控示意图
智能体征监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住院患者多体征参数自动检测的系统,通过大屏实时展示并具备报警功能,可连续、实时地采集患者的体征数据,形成体征趋势。当出现异常指标时,系统会主动预警提示,帮助医护人员减少日常烦琐的检测和录入工作,提升主动护理与干预水平。该系统可采用智能体温贴、蓝牙心电贴、蓝牙血氧仪和智能床垫等设备来进行数据采集,并能够统计体温、心率、呼吸和离床等指标。通过智能体征监测系统的应用,医院可以实现对患者体征的自动监测和预警,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智能交互系统通过智能消息推送、多维交互屏幕和人工智能技术,与院内的各种系统进行对接,为医生、护士和患者提供便利。该系统由智能交互床头屏、智能交互床头卡、呼叫任务工作站、智慧护士站交互大屏、智能高清走廊屏、智慧宣教屏、智能交互门口屏等组成。通过这些设备,患者、护士和医生之间可以实现求助呼叫和双向高清可视对讲,提高响应速度和沟通效率。智慧护士站交互大屏自动提取和实时更新科室数据,通过弹窗式呼叫提醒和排班 / 交班信息查询等功能,提高护士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它还可以提供碎片化护理培训和物联设备管控平台,为医生和护士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智能高清走廊屏能够模块化显示病区信息,并与患者呼叫动态联动,实现定制化信息呈现。智慧宣教屏可以用于公共宣教、入院指导、医院介绍和科室信息的展示,以及团队展示和党政宣传。通过这一屏幕,医院可以向患者和访客提供相关的信息,加强宣传和教育的效果。智能交互床头屏将医疗服务、医护辅助、生活服务、宣教服务等住院服务有机整合,使患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得相关信息;同时系统可以与 HIS、 LIS、PACS 等医疗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实时交互,保证终端患者信息的及时更新;患者可以通过一键呼叫护士站实现实时对讲,沟通更加便捷;系统采用开放平台,可以方便地增加增值服务,如点餐、护工预约等。智能交互门口屏可以动态展示病床信息,通过声光快速定位呼叫和全终端护理任务查询等功能,提供更便捷的服务。高伟,张雷 . 基于 5G 技术的医院智慧病房建设探讨 [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24,25(4):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