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护理活动密切结合是新时期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指出,要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结合发展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要求,着力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 [1] 。在国家政策推动下,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的智慧护理服务已相继开展 [2] ,护理服务逐步趋向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笔者对智慧护理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旨在为未来护理工作模式变革,护理管理办法创新,护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智慧护理的内涵 智慧护理是以场景、区域等为中心,以系统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数据融合技术等为基础建立的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特色的护理系统 [3] 。目标是为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优化护理服务内涵,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改善护理服务体验,实现方便、快捷的科学护理管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全球医疗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护理作为医疗不可或缺的部分,护理信息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所重视,希望借助信息科技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智慧护理的发展 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就开始关注和重视护理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1991 年,美国护士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NIN)正式将信息能力作为护理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目标之一,并通过了在护理本科专业中应设置计算机课程的议案,次年美国护士协会(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认定“护理信息学”作为护理的一个专业实践领域 [4] 。2009 年美国政府还发布了《卫生信息技术促进经济和临床健康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推动医疗护理信息化的全面发展 [5] 。相对欧美国家,我国护理信息化起步较晚,自进入 21 世纪后,国务院和原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曾多次明确提出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等统筹性的政策,加之人口老龄化加快及慢性疾病管理的临床需求,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骨科等领域的广泛开展,5G 时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等众多社会因素,均催生了智慧护理的诞生并驱动其快速发展 [6] 。 目前,智慧护理的应用几乎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全过程,成为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域关注的热点。除电子医嘱、电子护理记录等应用使护理工作逐渐实现无纸化办公外,教学培训等计算机辅助平台的开发,护理风险预警模型及系统的建立,居家慢性病管理平台及智能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都给临床护理工作者带来诸多快捷和便利 [7] ,对促进护理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有着重大的意义。护理信息化的发展多集中在临床护理管理、移动护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患者健康教育等方面,随着信息化建设日渐成熟,护理人力资源及绩效管理、护理人员教育培训、临床决策支持、患者远程管理等也日益受到护理学者的广泛关注并持续升温 [8] 。 智慧护理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基于健康与医疗大数据的护理信息系统、慢性病管理平台、信息化智能辅助设备是智慧护理实践最常见的 3 种形式,对促进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服务改进,延续护理服务开展都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保障,显著提高了临床护士及护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1. 护理信息系统。护理信息系统是以提高质量管理为目的的信息系统,是护理信息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引入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医院检验系统,护理决策支持系统 [10] ,同时,基于大数据的医院智慧管理平台的建设研究也在不断被拓展和应用。有研究显示,信息化智能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可优化临床护理决策,尤其为不同年资护士同质化护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11-12] 。有学者将 APP 智能质量管理系统应用于手术室临床护理质量考评中,发现系统的应用强化了重点环节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管理效能,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尽管目前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护理信息系统日益增多并不断优化完善,但由于大部分信息系统仅能在特定环境下使用,各系统往往独立运行,缺乏集成管理,给护理信息一体化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14] 。实现院内各信息化系统、信息化设备的一体化联动管理,实现不同平台患者医疗/护理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将成为未来护理信息化发展的方向之一。 2. 慢性病管理平台。基于互联网+的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病居家延续护理平台 [15-17] ,基于 QQ、微信移动社交平台或手机 APP 的远程康复护理、慢性病管理程序 [18] 等,是目前慢性病管理平台最常见的应用形式,可协助医务工作者对院内及居家期间的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更好的进行用药指导和针对性干预措施的实施 [19] 。有研究显示,以信息化评估与监测等技术为依托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间接、动态的评估和监测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改变,从更高水平的生态效度上甄别认知功能异常导致的细微表现,这有利于老年认知障碍人群的早期识别及管理,但监测数据的精准性,及对复杂疾病和特殊状态的准确识别等仍有待进一步探讨 [20-21] 。 3. 信息化智能辅助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输液车是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护理信息化设备,已在全国较多城市及医院应用。一些医院还安装了床旁智能交互系统,该系统由可旋转支架及平板电脑组成,具备健康教育、费用查询、智能提醒等功能 [22] 。有学者基于 ZigBee 等物联网技术研发了智能输液管控系统,该系统可以通过重力感应与无线传输技术实现输液剩余量、输液速度、输液异常问题的提示及报警,优化病房的输液管理,有效解决了人工监护输液导致药液更换不及时,或异常情况不易被发现等问题 [23] 。有研究发现,智能输液管控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还节省了护士大量时间及精力,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 [24]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 [25] ,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患者的智能辅助设备应运而生,如陪伴机器人、远程健康管理机器人、家庭医疗机器人、髋部智能保护机器人、5G+AI 护理机器人等 [26-28] ,为患者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护理服务。 智慧护理的难点及挑战 在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的时代,智慧护理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的护理服务,也为医护人员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工作模式,但同时还存在很多困难与挑战。 1.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信息化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还存在患者数据信息泄露、隐私曝光等风险。由于智慧护理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支持,在临床护理实践以及智能产品设备应用过程中,如何维护好各类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安全,避免患者数据丢失或泄密至关重要,也是智慧护理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2. 护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智慧护理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知识。但是目前我国尚无与智慧护理相匹配的信息化专科护士等专项人才及其规范化培训和考核体系,仅有极少数护理本科院校,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开设了《护理信息学》课程,护理人员整体的信息化知识水平相对薄弱,如何加强护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和教育是智慧护理发展面临的又一难点问题。 3. 智慧护理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信息技术并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实际护理工作的有机融合,建立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智慧护理体系,才能推动护理“智慧化”进程,促进智慧护理全面发展。然而,我国智慧护理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在智慧护理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尚待提高。如何规范智慧护理相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服务标准等,以便于不同医疗机构、技术公司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和信息共享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下智慧护理的发展路径和策略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国家对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使探索和构建“互联网+”时代下创新、高效、科学的智慧护理新模式成为必然趋势。当前,全球各国均关注并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利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建设好智慧医疗护理系统,大力发展远程医疗,推进智慧护理服务实践,培育能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智慧护理人才,同时寻求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智慧护理发展的主要路径。故在未来智慧护理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要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创新研发能满足不同患者需求的智慧护理设备和应用程序;要建立和健全智慧护理服务体系,实现医疗护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全面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医护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和教育,提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推广远程医疗和护理服务,实现医疗资源的跨地区共享和优化配置,为患者提供更加普遍、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加强远程医疗和护理服务的技术支持和规范管理,确保服务的安全和可靠;要加强对智慧护理服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保护患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此外,政策支持是智慧护理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加强对智慧护理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智慧护理的认知和接受度,同时要加强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和协同发展。 小 结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科学的技术方法不断探索如何让护理工作和管理更科学化、规范化,符合健康中国的发展战略,也是未来护理的发展方向。我们应抓住“互联网+”时代为智慧护理赋能的良好机遇,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以全面推动护理事业的高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