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政策

这类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数量将适当扩增!

发布时间:2025-03-13 来源:健康界、 医信通头条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近日举行记者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会上就卫生健康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现场记录发现,这场记者会雷海潮回答了大概5200字,涉及21个数据。

在谈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发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方面持续用力时,这位拥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国家卫生健康委掌门人体现了他对于一线医生处境的理解和共情。


「为什么儿科和精神科的医生比较紧缺,主要还是这两个专业相对来说劳动强度比较大,也不容易与患者沟通,或者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患儿方面往往通过家长和监护人来和医生进行沟通,这是间接的,医生有的时候凭借很多经验去理解患儿的痛苦和疾病的过程,所以培养一个儿科医生周期比较长,儿科收费水平也比较低,儿科医生在医疗机构当中收入待遇不高,所以也影响儿科医生队伍的持续发展。

精神科的医生也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壮大和引导队伍发展方面还需要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来推动儿科和精神科,也包括急诊急救、中医、感染、病理这些短板弱项专业的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共同配合,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儿科和精神科等短板弱项专业的发展,进而壮大和引导队伍发展。」雷海潮在记者会上表示。

除了人才队伍建设,雷海潮还表示,儿科和精神卫生领域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数量还应该适当扩增,从而加强对全国服务方面的统一培训和引导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财政部进一步加强儿科和精神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那么,雷海潮还说了哪些重要内容?


2024年中国居民预期寿命达79岁

雷海潮介绍,根据最新统计快报结果显示,2024年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已达79岁,比2023年提高了0.4岁,提前实现了「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同时,2024年的人均预期寿命比2019年提高了1.7岁。

在国际上来看,一个国家和地区它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75岁,一般来说,每年也就是平均增长0.1-0.2岁的预期寿命。我们统计了53个中高收入国家,中国排在第四位。如果我们放在G20国家里面来看,人均预期寿命79岁,排在G20国家的第十位。

而且即使与高收入国家相比,我们也超出了21个高收入国家的预期寿命。说明中国人的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生活方式,还有健康中国、健康优先发展的一系列战略的实施,对于改善健康所产生的效果是直接的。」雷海潮表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各省份之间的健康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说明健康公平性得到改善。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城乡融合战略,都在卫生健康领域见到积极成效。

北京、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海南8个省份的人均预期寿命超过了80岁。未来,中国居民预期寿命提高的潜力仍然明显,仍然可望可期。在健康水平改善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老百姓追求健康改善的愿望越来越强,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

体重管
为慢性病防控打下良好基础

雷海潮指出,当前,危害中国百姓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来自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很多致病因素与每个人的生活行为方式、饮食和体育锻炼都密切相关。比如,体重异常问题。

在生活条件改善的同时,很多人也出现了摄入的能量更高、运动相对缺乏等问题,导致体重异常,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脂肪肝,甚至一部分癌症也和体重异常有一定关联。

雷海潮介绍,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民政部等15个部门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行动。「体重管理年」实施的首期三年体重管理行动。通过全社会的共同行动,特别是提出「健康体重一起行动」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自己的体重和健康指标,这些都为慢性病防控打下了良好基础。

今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从三个方面推进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特别是体重管理工作。

一要继续推动政府、行业、单位和个人落实好四方责任。慢性病防控尤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体重管理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单位环境和社会环境。一些家庭已经配置了体重秤,随时监控体重变化情况。

有的宾馆和酒店已经在房间里配备了体重秤,为经常出差旅行的朋友们监测体重提供了条件。所以我在这里呼吁,更多的宾馆酒店参与到这样的行动中来,为我们的体重管理、慢性病防控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雷海潮在记者会上表示。

二要持续做好有关慢性病防控和体重管理方面的知识宣传。国家卫生健康委会继续坚持时令节气与健康的新闻发布传播行动,并动员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传播,进一步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三要注重防治结合,提供个性化服务。要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为受体重问题困扰的居民提供良好的专业咨询环境和平台,在自己的努力和专业机构人员的帮助下,更好地管好体重、健康生活。

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

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细化实化


群众看病都希望就近就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出,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目前,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进行深入谋划,落实有关要求。

雷海潮表示,基层到底能力强不强?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基层主要是解决居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体上来看,基层水平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提高。

「我们不能用评价专科医院的眼光来评价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因为各自功能定位不一样。尽管医疗卫生机构分了一级、二级和三级,主要是针对功能而言,而不仅仅针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雷海潮表示。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相对健全,现有超过60万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百姓提供日常的预防、保健、康复以及医疗服务,超过500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工作在基层一线,这使得老百姓看病就诊能够在家门口解决问题。

我国大力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医保局一起推动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的报销定点范围。据统计,现在90%以上的村卫生室已经纳入医保报销定点范围。

雷海潮表示,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方面主要从基层、基础和基本三个方面进行谋划。具体来说,通过强基层、固基础、保基本,将医疗卫生强基工程进行细化和实化。

在强基层方面,今年要进一步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90%以上县域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

在固基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三级医院要帮扶二级医院,二级医院要带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乡镇一级,要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由上级医院派驻,为居民提供长期、有质量保障的医疗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基层信息化建设,应用人工智能辅助技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和水平。另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督促指导各地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设施水平,优化改善看病就诊的条件

在保基本服务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要再增加5元钱,达到人均99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升后,要在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频次、保障服务质量方面进一步改善。

这类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
数量将适当扩增

据统计,全国有8000多所综合医院都可以提供儿科的门诊或者住院医疗服务,98%的县医院已设置了儿科。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现在有3000所左右的综合医院,都可以提供精神卫生方面的诊断、治疗、康复服务。

服务能力也在显著提升。雷海潮在答记者问中提到,3月5日,北京市在亦庄开发区启动了北京儿童医院新院区的建设,将通过三到四年的时间建成。北京儿童医院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这也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划和要求在推进的项目建设。

除此之外,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儿科医生的培养、精神科医生的训练方面也在积极投入,设立了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精神疾病方面也设立了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这些为老百姓看病就诊都提供了高水平的服务。

「但是正如刚才我提到的,在服务当中还是有一些短板,还是有弱项。特别是我们对比老百姓的需求来看,尤其是到了冬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科的医疗服务在局部地区也会出现紧张的情况,在一些大城市表现得比较突出。」雷海潮在记者会上说。

雷海潮表示,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发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方面,还需持续用力,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予以加强。

一要健全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作为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为民服务办实事的八项工作之一,2025年要针对还没有设置儿科的医院,尤其是县医院填补服务空白。

在精神卫生服务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年底,每个地市都能设置心理门诊或者睡眠门诊,在原来的基础上补齐服务的个别空白点。推动全国所有省区市统一使用「12356」心理服务援助热线。

此外,要大力开展精神疾病预防、保健、康复方面的健康知识宣传。举办不少于5000场次的国家和省市级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二要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作出努力。

「为什么儿科和精神科的医生比较紧缺,主要还是这两个专业相对来说劳动强度比较大,也不容易与患者沟通,或者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患儿方面往往通过家长和监护人来和医生进行沟通,这是间接的,医生有的时候凭借很多经验去理解患儿的痛苦和疾病的过程,所以培养一个儿科医生周期比较长,儿科收费水平也比较低,儿科医生在医疗机构当中收入待遇不高,所以也影响儿科医生队伍的持续发展。精神科的医生也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壮大和引导队伍发展方面还需要通过薪酬制度的改革,来推动儿科和精神科,也包括急诊急救、中医、感染、病理这些短板弱项专业的发展」雷海潮表示。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共同配合,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推动儿科和精神科等短板弱项专业的发展,进而壮大和引导队伍发展。

三要进一步提升能力。

儿科和精神卫生领域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数量还应该适当扩增,从而加强对全国服务方面的统一培训和引导规划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会同财政部进一步加强儿科和精神科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