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智慧医疗网 | 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安全

一文读懂,医疗数据安全

发布时间:2025-02-11 来源: 信联健康科技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观看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医疗数据涵盖了大量敏感信息,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历记录、医学影像等。一旦这些数据泄露或被非法访问,不仅会严重侵犯个人隐私,还可能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保障医疗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医疗数据安全的主要挑战

1. 数据泄露风险

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医疗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方式日益多样化,数据泄露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可能因技术漏洞或人为操作不当,而遭受黑客攻击,导致数据泄露。例如,一些医疗机构在系统更新或维护过程中,未能及时修复安全漏洞,从而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


2023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发生了约9025.29万条数据泄露事件,涉及姓名、电话、身份证号、地址、账号密码、诊疗信息等敏感个人信息,甚至包括商业机密。这些数据的泄露,不仅让患者的隐私无处遁形,也让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受到质疑。

2. 内部威胁

医疗机构内部的员工、合作伙伴或第三方供应商,也可能成为数据泄露的内因。这可能是由于权限管理不善,导致部分人员能够接触到超出其职责范围的敏感数据;也可能是某些员工出于恶意,利用职务之便访问或篡改数据。例如,曾有案例显示,个别医护人员因个人利益,非法查询并出售患者信息,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内部人员泄密是医疗数据泄露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广西某医护人员非法下载并转售新生儿和产妇个人信息,涉及金额高达8.9万元。此外,还有医院因内部管理不善导致信息泄露。这些案例表明,内部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亟待加强。

3. 外部威胁

外部黑客通过网络攻击手段入侵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窃取或篡改数据,已成为医疗数据安全的主要威胁之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医疗数据泄露事件,给患者和医疗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黑客攻击手段不断翻新,从简单的密码破解到复杂的恶意软件攻击,医疗机构的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考验。


除了内部人员泄密,外部黑客攻击也是医疗数据安全的重大威胁。境外IP地址对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服务器的攻击事件,以及通过技术手段非法获取医院内部数据库的案件,都表明黑客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他们利用医疗机构信息系统漏洞,窃取大量敏感数据,给患者和医疗机构带来巨大损失。

医疗数据安全的应对措施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尽管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等政策法规,但在实际执行中仍存在不足。许多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内部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这使得数据安全防线屡屡被突破。医疗机构应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数据访问权限。同时,实施多因素认证,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敏感数据。此外,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并进行风险评估,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

2.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密算法和去标识化技术来保护医疗数据的隐私性和安全性。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共享的安全性,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共享过程中不被篡改。加密算法则可以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即使数据被非法获取,也无法被轻易解读。去标识化技术则可以将数据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降低数据泄露带来的风险。

微信图片_20250211094450.jpg

3.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提升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员工的数据安全意识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了解并遵守数据安全政策。通过定期的安全演练和审计,提高员工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例如,组织模拟网络攻击演练,让员工熟悉应对流程,增强其应急处置能力。

微信图片_20250211094453.jpg

4.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数据的采集、存储、使用和共享的规范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医疗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医疗机构应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安全管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5. 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医疗数据的安全管理应覆盖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从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到销毁,都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在数据存储阶段,应使用密码技术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数据传输阶段,应采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的隐私性;在数据销毁阶段,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数据清理,防止数据被非法恢复。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在推动医疗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如何在保障数据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过度的数据共享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而数据不共享又可能限制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共享数据进行脱敏处理,确保数据在共享过程中不泄露个人隐私;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的数据共享管理制度,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和责任,确保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微信图片_20250211094457.png

总结

医疗数据安全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问题,需要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人员培训以及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数据的安全性,从而保障患者隐私和社会公共利益。未来,随着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医疗数据安全也将成为医疗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才能让医疗信息化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慧医疗网 © 2022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沪ICP备1700455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