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要目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5 年 8 月 15 日发布)的出台,为城市各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全面且具有指导性的框架。医疗健康行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居民健康、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深入研究该意见对医疗健康行业的要求,并探讨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政策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核心要求
1.强化社区医疗设施建设 根据意见第八条“系统推进‘好房子’和完整社区建设”部分,明确要求补齐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短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纳入“完整社区”建设标准,旨在推动基层医疗资源实现均衡覆盖。这是基于基层医疗在整个医疗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完善社区医疗设施有助于提高居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
2.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意见第十条“建设健康城市和韧性城市”部分提出,要发展“医防协同”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加强中西医结合,以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支撑“健康城市”建设目标。相关研究表明,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够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
3.推动医疗健康与文旅、养老产业融合 依据意见第四条“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及第十三条“赓续城市历史文脉”部分,支持发展健康旅游、康养服务等新业态。鼓励城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培育“银发经济”“健康消费”场景,拓展产业外延。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医疗健康行业的多元化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协同进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加强医疗安全与应急能力 意见第十五条“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部分指出,将医疗卫生机构纳入城市安全韧性体系。要求强化医疗机构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如危化品、消防等方面的管理。医疗安全与应急能力是保障医疗服务正常开展、应对各类突发情况的重要基础。
三、行业应对建议与实施路径
1.基层能力提升
社区医疗扩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标准化改造被加快推进,配置全科诊疗、康复护理及远程医疗设备。同时,探索“社区医养结合”模式。有研究显示,这种模式能够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分级诊疗深化:推动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建立转诊绿色通道,利用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提升基层效率。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速度,缓解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2.服务体系整合
医防融合落地:建立疾控机构与医院数据共享机制,开展慢性病“筛 - 诊 - 管”一体化服务。通过数据共享和一体化服务,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发现、精准诊断和有效管理,提高慢性病的防控效果。
中西医协同创新:在公立医院增设中医特色科室,推广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相关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一些疾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3.产业跨界融合
“医疗 + 文旅”开发:依托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如云南、海南,发展温泉疗养、中医药旅游等特色项目。这些特色项目能够将医疗健康与旅游休闲相结合,满足人们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智慧健康应用:开发适老化健康监测设备,建设社区智慧健康小屋。智慧健康设备和小屋的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便捷的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尤其是对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
4.安全与韧性强化
风险防控体系:开展医疗机构危化品存储、高压氧舱等专项排查,建立应急物资分布式储备库。专项排查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分布式储备库能够确保在突发情况下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灾备能力建设:在三线城市布局备份医疗数据中心,确保极端情况下数据安全。医疗数据的安全对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质量至关重要,备份数据中心可以有效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四、政策支持方向
1.资金与土地保障 意见明确鼓励盘活存量土地用于医疗设施建设,例如改造闲置楼宇。同时,创新社会资本参与模式,如公私合营(PPP)、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支持民营专科医院发展。这些措施可以缓解医疗设施建设的资金和土地压力,促进医疗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2.区域协同发展 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试点跨区域医保结算,促进医疗资源流动。跨区域医保结算能够打破地域限制,方便患者就医,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医疗健康行业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包括社区医疗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整合、产业融合以及安全应急能力等。行业应通过基层能力提升、服务体系整合、产业跨界融合和安全韧性强化等措施来应对这些要求。同时,政策在资金与土地保障、区域协同发展等方面提供了支持方向。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优化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推动医疗健康行业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健康服务。
特别声明:智慧医疗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智慧医疗网的内容为智慧医疗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